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开风貌 >>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 电大学员事迹 >>正文
活到老   学到老——贵州电大郑崇桂
中国网 时间: 2008-07-22  作者: 佚名  文章来源: 贵州电大  责任编辑: 文远  编辑信箱

  郑崇桂,男,1925年生,汉族,专家级高级工程师,离休干部。2005年1月毕业于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现为2005秋开放教育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该同志连续在我校攻读了两个开放教育本科专业,是我校年龄最大的在校生。他勤奋好学,敢于挑战自己,积极参加学校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为年轻学员做出了榜样,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作为离休干部,郑崇桂同志一直以来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该同志具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坚定的理想信念。该同志一九四五年元月应征入伍,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9年4月落实政策,得到平反。经过二十一年的磨难,该同志从未对党和人民失去信心,始终不渝地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在我校读书期间,作为一名老党员,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到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

  二、终生学习的教育观念

  郑崇桂一生热爱学习。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二岁,进入湖北江陵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科学习;一九四四年八月毕业于湖北第一高级工业学校应用化工专业, 1946年元月考取机械化学校学习汽车驾驶,1952年8月被武汉大学汽车专业录取,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9年4月平反。1980年开始学习日语,1989年离休时被评为专家级高级工程师 。离休后,郑崇桂同志有了更多的时间。2002年报读了贵州电大英语本科。他常常说:“现在学外语,没人再敢污蔑你崇洋媚外,学科学技术,没人再批斗你走‘白专道路’;学知识多多益善,知识分子不再是‘臭老九’,敌视知识分子的政策改变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乃强国之宝。学习机会随时有,就看你抓不抓住它。”

  古人云:“学足三余,雨者晴之余,夜者日之余,年者岁之余”,是说岁数大了,不必为生活奔走了,更好学习,享受读书的乐趣。郑崇桂同志认为,老年人学习的目标,不是为了文凭,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爱好,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学完英语本科后,2005年9月又开始攻读计算机本科。他说:“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填补知识空白。计算机发明在‘二战 ’之后的1946年,普及应用是在我离休之后的20世纪90年代,所以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无所知。1954年前在大学读书时,只会拉计算尺,市面上连计算器都没有卖,更没有见到计算机的影子。现在时代在进步,不懂计算机就相当于文盲,不学不行了。”从郑崇桂同志的身上,我们看到电大开放教育的希望所在。参加电大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不断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郑崇桂同志自在电大学习以来,几乎是与孙辈的同学共同学习。在学习中,他严格要求自己,不论刮风下雨,从不迟到。2002年学校进行中期评估的那个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学校校园正在进行修建,年轻人行走都感到非常困难,更何况老年人。考虑到郑崇桂同志年龄已近80岁,老师们纷纷劝他最后几次课就不要来了,可他仍坚持到校上课。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学生主动承担起护送他回家的任务,班上的到课率明显增加。郑崇桂同志自从进校学习以来,是学校有名的好学生,学习态度非常端正。2005秋他进入计算机专业学习,当时与他同班的基本上是孙辈的年轻人。在一次计算机考试中,许多同学不会做第三题,于是递了小纸条给他:“老郑伯,我们不会做第三题。”他迅速在小纸条上写到:“我会做的”,然后递给同学。希望得到试题答案的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禁感叹! 从郑崇桂同志的言行中,同学们逐渐端正了学习态度,大家都说:“看到比我们年长60岁的老人和我们一起学习,比我们认真,比我们刻苦,比我们治学严谨,我们如果不努力学习,会感到非常汗颜。” 郑崇桂同志不仅从小事开导年轻人,在学习中更处处关心他们。班上小组活动,他每次准时参加,并积极配合同学搞好活动。平时对出差、生病未来上课的同学,主动将自己的笔记借给他们。由于郑崇桂同志刻苦学习的精神十分令人感动,曾经有媒体想报道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了。经过大家劝说,于2007年9月才接受了贵州电大学习标兵的光荣称号。学校授予他这个光荣称号,目的在于号召更多的学子向老先生学习。

  八十岁并不意味生命的终点,是消极等死还是积极进取便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虽然人老了,但阅历丰富,没有工作负担,没有家庭拖累,退休有工资,生活有人照料,正是学习的好时候。如果健康地活着,就该活到老、学到老。这正是郑崇桂同志学习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