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政策 ??|??财经 ??|??国际 ??|??健康 ??|??教育 ??|??文化 ??|??论坛 ??|??直播 ??|??投资 ??|??地产 ??|??奥运会
新闻 ??|??图片 ??|??华人 ??|??法制 ??|??军事 ??|??体育 ??|??旅游 ??|??艺术 ??|??博客 ??|??访谈 ??|??名企 ??|??消防 ??|??专题库
评论 ??|??天气 ??|??国情 ??|??环境 ??|??科技 ??|??工会 ??|??地方 ??|??读书 ??|??报告 ??|??视频 ??|??电大 ??|??联盟???|??供应商
频道首页电大新闻专题报道电大系统招生简章资源展示开放教育学生服务开放课堂 本站搜索
用户名登陆 学号登陆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网 >> 电大频道 >> 首页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1979~2009 电大30年校庆 >> 30年校庆征文活动 >> 征文选登 >> 最新文章 >> 正文

贵州电大——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中国网 | 时间: 2009-05-05 12:02:46 | 文章来源: 贵州电大黔西南分校

  作者简介:

  李太敏,女,1981年9月生,汉族,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贵州广播电视大学附属中等专业学校文秘与档案专业,2003年3月至今就职于兴义劳动力中心市场。

  当我怀惴着期望与梦想走进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这所向往的学校校园的时候,眼前一亮,心中豁然开朗,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不论在学习、生活、思想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和老师同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我现在的工作、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终生难忘,每每想起过去的朝朝暮暮,就好像在昨天、在眼前—历历在目。

  1999年5月,我所在的中学组织了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很荣幸我被分在尖子班。面临中考,首先是填报志愿,在一大堆招生报纸中,我翻阅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向往着贵州电大的文秘与档案专业,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文员”就是要字写得好,人长得漂亮,这些我只是在电视上看过,挺羡慕的,虽然只是同学们说我的字写得还算可以,但是我还算自信,义无反顾地填了第一志愿,在我的印象中,当时就连好几个老师都说我可能录不上,不过我还是抱着一线希望。终于,7月的一天,我收到了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的录取通知单,紧接着到当地派出所办了户口迁移手续。入学报名的前两天,爸爸带着我拿着行李和报名手续从家乡出发辗转到了贵阳,按照学校地址和乘车路线,我们到达了贵州电大贵阳铁路分局分校。

  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同学,由于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我几乎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交流更是甚少。据我了解,文秘与档案专业的黔西南州的,只有我和兴仁的一个女同学,于是我很珍惜这个机会。

  开学的第一天,班上组织选班干部,我就想:要借这个机会改变自己,要从性格方面内向变为开朗,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处事能力,可是我还是没有自荐的信心,当班干部的梦想也破灭了。在后来的学习中,班主任廖老师特别关心我,时常投向我鼓励的眼神,我变得敢问敢做。时间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 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对我备加关心,尤其是书法科车老师,她是铁路分局的工会主席,也是学校的老领导。在课堂上,她经常让我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字,还把我作业中写得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要我加强练习,私下找我谈话鼓励我,时间久了我们就好像知心朋友,车老师忙的时候还叫我帮她写宣传栏。冬天到了,车老师把她的办公室钥匙给我,让我晚自习后到办公室烤火炉复习功课。就这样,第一、二学期我的学习总成绩在全班都数名列前茅,还获得一等奖学金,后来因班干部改选,我当了副班长,在学校广播室当播音、文学社当会议记录员,寝室当室长,还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到了第二年,学校发展党员,我和班长被列为发展对象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也许是因为师生的情谊和同学的深情,我越来越茁壮成长了,记得有一次,我从机房出来换鞋时,耳朵滴血出来,顿时我被急得流了眼泪,同学们见状,饿着肚子送我到医院检查治疗。从此以后,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相处也比刚入校的时候融洽多了。

  2002年5月,我们快离校了,老师、同学都在“留言本”上写上祝福的话,互送礼物流作纪念,翻阅“留言本”,我更多的是泪流满面和回忆,我想它将是我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回忆,同时我也期待我们的约定“10年再聚”。

作者: 李太敏  责任编辑: 湘子

 
中央电大新闻 更多>>>
  2009年4月8日上午,中央电大在北京召开“创建示范性基层电大(教学点)项目评审培训会”网络视频会 详细>>>
 ◆ 地方电大新闻        更多>>>
  2009年4月7日,北京电大举办韩庆祥教授报告会暨市场营销研究所成立大会。 详细>>>
 ◆ 专题报道          更多>>>
 ◆ 招生简章          更多>>>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
中国网电大频道   版权所有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电子邮件: dianda@china.com.cn 电话: 86-10-5884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