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政策 ??|??财经 ??|??国际 ??|??健康 ??|??教育 ??|??文化 ??|??论坛 ??|??直播 ??|??投资 ??|??地产 ??|??奥运会
新闻 ??|??图片 ??|??华人 ??|??法制 ??|??军事 ??|??体育 ??|??旅游 ??|??艺术 ??|??博客 ??|??访谈 ??|??名企 ??|??消防 ??|??专题库
评论 ??|??天气 ??|??国情 ??|??环境 ??|??科技 ??|??工会 ??|??地方 ??|??读书 ??|??报告 ??|??视频 ??|??电大 ??|??联盟???|??供应商
频道首页电大新闻专题报道电大系统招生简章资源展示开放教育学生服务开放课堂 本站搜索
用户名登陆 学号登陆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网 >> 电大频道 >> 首页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1979~2009 电大30年校庆 >> 30年校庆征文活动 >> 征文选登 >> 最新文章 >> 正文

早年贵州电大——与全国电大共辅教育兴国大业
中国网 | 时间: 2009-05-05 18:03:02 | 文章来源: 贵州电大

  作者简介:

  止戈,笔名,须眉之士,黔灵山人。父系考至江陵古城,似出蒙古一脉,故慕大漠苍远宽容;母系实在绍兴旧地,崇善文化之区,不舍吴越雕绣功力。一介书生,半个教师,燃烛履历,不说也罢。

  感言:陪伴贵州电大三个十年,以治史者身份,于教育的本分工作中受了三项天责——精作、苦作,苦思,不曾懈怠!唯有如此,才能心安。

  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

  一、教育勃兴的时代

  1979年3月10日,贵州省革命委员会(79)黔通字第31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建立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这时,离文化大革命结束已有两年多了。

  文革与许多事情关联,文革的结束则与更多的事情关联,特别是思想的解放。高等教育的问题在文革结束后是当急的问题,同时也是较为柔和的讨论题,1977年这一系统的思想解放先期而动。

  中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启航,与恢复普通高考几乎同步。

  不拘泥于中国电大的生日以什么为据,她的诞生的过程是渐进的,即便标志日也可列出几种。但是,启航的元点在哪里,这应该有思想的光辉在那里。不妨谈谈邓小平与希思的会晤,并及以后的事情。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间——1977年10月19日,在北京,睿智的邓小平与爱德华?希思会晤,二人讨论到英国开放大学的问题。一年后,1978年10月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联合发出通知,成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筹备处,这时全国普通大学已招了两届学生,但不足60万人。1978年11月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随之于12月贵州省教育局和省广播事业局也在贵阳召开全省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 终于,在1979年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简称中央电大)和全国28所省级电大在北京举行开学典礼,真正揭开了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序幕。

  这一项事业在中国历史的拐点上,以上的简略的进程有着无数的内涵和深沉的时代背景。

  爱德华?希思,英国前首相。从1974年起至他离开人世,他曾经26次访问中国,拜会过毛泽东,还与邓小平“有着长期和亲密的私人关系”。这位“将英国带进欧洲”的政治家,被其头号政敌撒切尔夫人盛赞为真正的“政治巨人”,中英关系史上的“人民友谊使者”,在这里我们都可以忽略。但不能忘记他身后的国度——一百多年前的“大学推广运动”在那里启幕,1969年成立的英国开放大学成为世界各国开放大学的样版,希思带来了更多的大学向社会开放的信息。这位出身于英国底层,女佣和木匠的儿子,一辈子都恪守母亲给他的信念——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对于不能容纳更多的青年学子的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普通高考录取率在5%左右的时代,在为中国青年建立努力平台求取发展的历史大剧中,希思是一个戏剧性的人物。

  邓小平以他敏锐的目光看清了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在文革结束后处在徘徊之中。只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这一思想大解放后方可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能使中国摆脱困扰而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很多问题的解决得在会议之后。但是,惟有一件事情不能拖,这就是教育。所以,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进步与时代主题同步甚至超前。早在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两个月后,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恢复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等领导职务,便自告奋勇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开始在科技战线和教育战线拔乱反正。在8月4日至8日有33名专家学者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在邓的大脑之中一直在构思着可行的高等教育方案,至10月19日,当希思介绍了英国利用电视等现代化手段办开放大学的经验,并谈到英国开放大学已有20多万学生时,引起了他充分的兴趣。数日之后,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邀请有关部门,就开办电视教育筹办电视大学问题交换了意见,并成立了电视教育领导小组。一系列的工作都在进行,1978年2月6日,邓小平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联合呈送的《关于筹备电视大学的请示报告》上,他亲笔批示“同意”。同年7月,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筹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广播电视大学的性质、任务、专业设置以及播课手段与组织形式等进行了讨论,此次会议后正式通知全国筹备成立广播电视大学。

  1979年2月6日,也就是邓小平批示整整一年,中央电大和28所省级电大同时开学并在北京举行首次开学典礼,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作了实况转播。2月8日中央电大正式播出电视课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主讲第一堂课。

  从这一时刻起,贵州就与北京连在了一起。贵州电大的肢体延伸至地县及行业,直至各类基层单位,最终形成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地区及行业电大、县级电大与基层教学班的数级网络形式,同做一件事情——远程开放高等教育。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视这一庞大的系统为一所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世人也就称电大为“中国最大的大学”。省校是转动这个机体的最重要的部件。

  社会已经变化,经济渐次展开,这样的时代需要教育跟进。以恢复普通高考制度、成人高等教育体系、研究生教育体系、学位制度、自学考试制度等为重心的中国高等教育勃兴。从1979年起,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承担了一定的责任。

  贵州电大开始了教育田园的耕耘。

  二、百业复兴之基础

  中国的历史走到1978年,从这一年起整个社会发展的节奏加快了,教育的不足明显地反映出来。

  现状是什么?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基础教育相当薄弱,教育投资严重不足,人均教育经费不到5美元,居世界倒数第三位,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有2亿3千5百多万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高等教育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比不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校大学生,每万人口中仅有11.6人,居世界倒数第9位。另外,高等教育还存在着教育层次、科类专业结构比例严重不合理的问题。至于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则更落后,继续教育几乎是空白。由于教育的落后,造成就业人员素质差,水平低的问题。70年代末,我国职工队伍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不足3%,初中层次的竟达80%以上,其中还有9%左右的文盲半文盲。企业中,3级以下的技术工人占70%,科技人员则不足30%,而且一半以上还不在生产部门。干部的学历结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也都偏低,尤其是管理人才,财经人才,政法人才长期短缺。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在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人才开发的落后状况就更加严重。因此,一方现经济建设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迫切需要大量的的高级人才,需要大面积地提高就业人员的科技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受到严重破坏的我国高等教育战线却不堪负荷如此巨大的压力。

  国家自然把目光投向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招生数量大的广播电视远距离教育。而在此时,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微波电视网已形成。可以说,创办广播电视大学的时机和条件都基本成熟了。

  在教育不足和人才短缺问题上,贵州的问题更为突出。

  

  有这么一个表,建国30多年贵州的普通高等教育有一个数字的说明。

  贵州建国前30年的成人高等教育规模较小,就连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缓慢的。通阅建国30年来贵州高等教育的情况,面对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的局面,人才培养的节奏是远远跟不上的。虽说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但对处于西部的落后的贵州来说,尤显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情况表里,全省一直到1955年每年大学招生只是几百人,用今天的话说不过几个班;更为严重的是,1966年至1871年停招,这造成后来的一个大的缺口;1979年也只有5927人,这个区间停顿了好几年。如此数量,针对各行各业的人才缺口,是不能解决贵州高层次人才需求问题的。

  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居于全国偏后位置的西部省份,在人才短缺和将要面对的人才流失周期,贵州电大培养高等人才的任务加重了,也急迫了。

  贵州电大培养人才的工作在严格意义的学校建立之前就启动了。当时,连基本的运行条件都显得匮乏,追索那时的信息叫“先上马,后备鞍”。

  就这么,先做了起来。

  1979年1月,经过对举办广播电视大学的意义、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的宣传之后,在我省不少地方迅速出现了单位要求办电大,干部、职工要求上电大的热潮。

  1979 年1月3日,贵州省教育局发出《关于我省广播电视大学一九七九年春季招生考试的紧急通知》,同时下发了中央电大拟定的各科考试示范题及评卷标准。并确定1月19日、20日进行全省统一的招生入学考试。

  到报名的阶段,出现了非常踊跃的场面。经过考试,初步录取了各类学生19963人,建立了各类教学班785个。2月初,按时参加了中央电大第一期的开学。接着,商业部门优先供给电大教学班进口彩色电视机,使各教学班顺利地接收了中央电大所讲授的全部课程。后来一段时间,注册登记工作细化,面对巨大的热情带来的繁杂局面 ,进行初步调整及一定的清理。前后四个月的工作,全省取得第一期电大正式学生证的学生共10800人。最终经主管部门批准建立了全科和单科教学班520个,其中全科学生2200人,全科教学班107个;单科学生8600人,单科教学班413个。还有一大批坚持业余学习的自学收看者。

  贵州电大第一届学生——79级新生的入学,大大地改变了我省高等教育规模,有效地解决了广大职工希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要求。当时的贵州高等教育,1978年“八大院校”(当时对贵州普通高校的称呼)经过多方努力才招收学生4000余人,贵州电大这一届招收的全科学生,就达2000余人。贵州各行各业因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现象,这是一次从根本上作补救工作

  这一年,留下了一份既重要又特殊的档案——数百个教学班的《分布一览表》。1979 年 10月6 日,在作了充分的组班及教学收束工作之后,省校将详细的资料整理并印发,这就是《贵州广播电视大学一九七九级学生分布一览表》。一览表汇总了办班单位名称、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办学形式等内容,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早期办学史料。

  很多年以后,老校长孟威在回忆性文章中感慨:“进入电大学习的这批学生是从被堵了十年的求学热望的大堤中冲出来的,他们找到了读书的闸口,便拼力奋斗。”如此朴实的语言,让我们难以忘记早年的激动。

  那一叠厚厚的表格,列出了贵州各个地区及行列的庞大的求学方阵,仅仅是机械、电子两个专业、4个单双科(其中,英语单科的学生最多)的专业学科结构。这样一种形态的高等教育,贵州的任一地区都会因此给后世史家留下地区教育史上的颇有难度的考证课题。

  翻检《一览表》,仅仅贵阳市南明区就占了两页67栏,即编号是0201至0267的67个办学单位。从铺得如此开的的办学体系看,贵州电大早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由1979年开始的贵州电大教育,将会给地区与行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带来较大的改观。

  1979年的机械专业和电子专业,将解决国家发展向经济建设转移的工业人才培养问题。

  直到1982年才开始开办文科方面的专业——第一个文科专业在一系列文件甚至教学计划中被称为“语文类专业”,三年后发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俗称中文专业)的毕业证书。

  第二年,中央电大满足了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开办经济类专业。1983年3月4日至5日,省校在贵阳召开贵州电大1983年招生工作会议。省级财政、金融、供销、经委、国防等系统分管教育的负责人及各地、州、市电大工作站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这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加快了。

  1985年,当时的毕节地区商业局长说:解放35年来,全区商业系统职工发展到8000人,但大学生只有10人。我们1983年开始办电大,培养了30名职工,现在已经两年了,有23名学生门门功课及格,明年就可毕业,也就是说3年超过35年的一倍还多。

  地市一级人才培养上路之后,县一级的问题成为急迫性问题。当然,这已是电大发展数年后的事情。当时,贵州电大县级办学的典型例子是紫云县。

  紫云县在1985年高考中无一人被录取。这时全县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包括电大毕业生)仅占总人口的0.9%,县经委系统有大小单位11个,只有8名中专程度的技术人员。

  经济落后带来了紫云的“三不”现象。即基础教育落后;外地人才不愿进来,本县在外学习的大多数学生也不愿回来;知识分子留不住。那些年“几不要”人才流动时,“孔雀东南飞”走了38名知识分子,本科生31人,大专生7人,中学几乎不能开课,医院几乎停诊。这样的人才短缺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得到缓解,解决问题的不是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而是广播电视大学的毕业生。紫云县从1983起开始招生办电大班,到1987年共招五届(83级经济类,84、85级党政干部专修科,86级经济类、87级中文秘书)106人,已毕业三届学生共67人。这批电大毕业生是紫云自治县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永久牌”受过高等教育的应用型人才。这三届67名电大毕业生充实到各部门后,使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发生了较大改观。实现了每个区和部分乡有了大专文化程度的干部。

  从贵州电大这个摇蓝出去的学生,有的当了厂长,有的成了经理,有的任了校长、教育局长,还有的做了杂志主编,考上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紫云县68名电大生中,有39名被充实进县委县政府几大班子成了苗子;省有机化工厂中层干部中电大生占了50%,水钢电大毕业生有25人任了处级干部,而061系统干部中电大毕业生则更多。

  正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期而动,基本满足了改革开放推进中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贵州电大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及时输送着人才。

  三、万众的求学之梦

  “万众”本是汉语修辞常见的虚数, 1979年贵州电大第一届招生中竟然成为实数。这次招生初始19963人,最后取得学生证的是10800人,组成教学班520个,这实在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令人们叹为观止。探其就里,贵州电大早期的学生,多是从文革的文化教育“沙漠”中走过来的人,他们的求学热望及刻苦的精神,一谈起会令我们钦佩。这样的壮观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当时贵州省革委副主任申云浦,在1979年7月14日全省电大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比如说今年全国高中毕业生700万人,而一年高考只能招多少呢?根据当前经济情况只能招收30万人,那就是说还有670万人不能到大学里去念书。贵州也是如此,今年高中毕业生十多万人,高校招生只有六、七千人,那就是说还有很多高中毕业生不能进入大学去念书。”

  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一九七九级学生分布一览表》中,我们看到了数字颇大的单科班或双科班的名单,学员分布在各种不同属性的单位。一览表之外,还有一大批为了学习知识而坚持业余学习的自学收看者。

  史料记载:七九级英语单科自学视听生多达4000人,是人数最多的一年(多数为工程技术人员和部分中学英语教师),1982年获得了单科结业文凭,七九级还有近1000人的物理、数学双科自学视听生(多数为中学教师),1982年也获得了双科结业文凭。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七九级开始参加理工类全科学习的自学视听生近400人,但到1982年按时修满学分,获得文凭者仅14人(占参加学习总人数的3.2%)。因此,我们从1982年开始,对自学视听生持“慎重发展”的态度,强调了自学视听生必须随班附读,也就是在我们贵州说的“有组织的自学视听生”。这部分学生中属两种情况:八二级语文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入学时有自学视听生500余人,到1985年毕业时有250人按时拿到了毕业文凭,成才率为50%。

  1985年9月省校印发《贵州电大语文类82级优秀毕业论文选》一书,共36万字。贵州大学老师徐达在1994年8月28日贵州日报撰文回忆说:1985年,贵州电大中文专业首届学生毕业,从数百篇毕业论文中精心挑选出数十篇论文,结集印行。现在面对这本论文集,勾起我无限情思,其中许多人已在各条战线成了独当一面的领导或骨干,有的已出国深造,学成归来,成了学有专长的专家。如果没有贵州电大,这些人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一位电大学生说:我们是遭受“劫难”的一代,也是思索的一代!在历史的反思中,我们正在探求新的生活道路,寻找新的价值观……

  一位电大辅导老师说: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集体,这是一群孜孜不倦的有为青年;他们十分珍惜人生道路上的春天,他们用理想的勤奋铺设着未来……

  我们把视线移向边远的地区。

  ——凯里电大直属党政班的59位同学,不仅是求知道路的同伴,更似亲如手足的兄弟。在几年的学习中,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提出了“一起来,一起出去,不让一个同学掉队”的口号,进校第二学期及格率就从第一学期的49%迅速上升到90%。

  ——杨成荣,这位毕节地区马干山牧垦场子校的中学教师,靠一台小收音机收四川台的广播,也学完了“电大语文类”专业的全部课程。学习期间,场里搞承包,妻子里里外外忙得喘不过气来,气头上三次摔了他的收音机仍也打消不了他的求知欲望。面对着如此痴迷的丈夫,妻子最终还是被感动了,含着眼泪步行一百八十多里到毕节县城为他修好了收音机。三年来,他白天在学校教书,夜晚在家里苦学。终于完成了全部学业。

  ——镇远电大班的杨厚辉,读书后被断了经济收入,他宁肯将节省下来的口粮卖给做饶饼的换来学费,也不愿荒废学业。王启明,卖掉了手中唯一值钱的一块手表。杨胜云,家庭生活极度困难,妻子没有工作,靠为别人锁扣眼挣点小钱维持两人的生活,家里顿顿吃青菜也没有使他放弃求学的念头,读了三年书,捡了三年的废铁,卖钱来买学习资料……

  ——蔡萍同学,是兴义电大八二级语文班学员,1983年3月,年仅25岁的她患了直肠癌,省内外许多大医院都断定她只能活3个月。面对绝症,她没有悲观绝望。而是更加刻苦,从对知识的追求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她在日记中写到:“虚度自己的一生是最大的耻辱,发奋吧,四化建设需要有用的人!”她对家人说:“幸子能在生命的最后半年时间里拼博,我就不能吗?”在这样的顽强意志下,她又活了一年半时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心爱的课本…… (很多年后,人们谈起这件事都会动容)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是一个附着历史印痕的群体,1980年有了报读电大的政策。 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1980年2 月27 日的《关于从知识青年中招收电大正式学员的请示报告》。当年从知识青年中招收学生,开办试点班,以取得经验。原则上招收具有高中毕业和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上山下乡知青和城镇待业知青,如招不足,可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补招。但是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上山下乡知青。

  1980年6月3日省人民政府(80)黔通字第102号文件《关于从知识青年中招收电大正式学员的批复》下发。文件同意贵州电大1980年从知识青年中招收60名电大正式学生,开办试点班。分别由省冶金局系统和省、市教育系统承办。学生毕业分配纳入省的计划,原则上分配到办学单位及其主管系统工作。

  计划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往往与就业有必然的关系,待业青年也有了消息。1983年8月13日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人事部(83)教视字005号文件联合发出,即《关于广播电视大学扩大招收待业知识青年学员的通知》,又一个项目启动了。

  1984年1月25日 教育部(84)教视字001号文件《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一九八四级党政干部专修科和招生事宜的通知》发出:招收对象为具有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年龄在50岁以下,政治思想好、工作表现好、有培养前途的在职党政干部。1977年恢复普通高考时,报考年龄限制在30岁,止于不学艺的年龄。6年以后,在成人的大学里,多了一批为数不小的年龄很大的学员,50岁为限,政策让他们在“知天命”之前入学。

  历史在修正过去的错误,贵州各行各业无数的中青年终于圆了读大学的梦。

  四、在成长中作贡献

  “先上马,后备鞍”,备鞍不能太久。

  老电大说:“省电大名曰管理机构,空架子一个,唯一的一间破烂不堪的办公室还是向别人租借的。实验课开不出,又无条件对学生进行辅导,大家实在爱莫能助!终于在八角岩路旁的一片荒地上找到了省电大的新校址。有了地皮,又没有资金修校舍,却搭起了属于自己的300平方米的简易小平房。这可解决了大问题,虽然简陋,但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都有了。学生们再不需要到其他高校去上实验课了。”

  这段话中的“唯一的”,指的是当时的贵州函授学院的一间办公室,寄人篱下被电大人说了好一段时间。

  终于在1980年底有了自己的立锥之地,从河滨公园旁搬到黔灵公园旁。临时用房建在黔灵公社云岩大队宝莲生产队的一块土地上,只有12.25亩。非常简易的综合用房,后来几作他用,最终变为工棚。以后,贵阳市八鸽岩路47号这个地址,成了邮递员频繁走动的处所。

  1982年8月,省校决定举办直属班。理工类电子专业一个班29人,文科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两个班60人,加上试听生达到一百多人。这是日后省校向办学实体演变的最早的尝试。

  1981年2月,省校向高教办报送了要求修建职工宿舍1500平方米的请示报告。着手落实安居乐业问题。

  1981年,贵州电大第一实验室——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建立。

  当年6月19 日,省高教办高教计字(82)27号文件,批准贵州电大修建教学楼3814平方米,总投资66.6万元,并要求1983年建成。

  1982 年7月31日,省高教办、省计委、省财政厅(82)计财字第222号文件批准由地方外汇指标中,支付7.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1万元)为我校购置日本索尼3/4型录像系统一套,以适应我省发展电视教育的需要。

  贵州电大在早期的办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大学专科学历教育的任务,还得在广播电视这样的教学模式上运行教育工作,在经费、技术、经验、习惯等诸多方面克服困难,实际上是在作一种近于科研的工作 。

  比如,对于录音磁带,要进行多种讲授方法的试验,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比较,逐步加以改革,提高录音磁带制作质量,并且努力做到使录音磁带、函授讲稿,学生自学互相衔接,有机配合起来。

  国家不富裕,教育钱不多,1983年的贵州电大是一点一点积累着家当,在清贫中长成。一转眼可以在第二代远程高等教育的道上走路了,这一年省校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师28人。

  当时的电大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形态。电大系统的教职员工几乎都是多面手,普通大学的工作环节之外,还外加了开放的状态,而且是在那个信息工具欠发达的时代作高信息量传达的工作。早期的电大人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多变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

  从各个单位调来的干部,从普通高校特别是贵州工学院调来的老师,哪一时期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每年都在进人,进的人每年都在进步。事在人为,贵州电大在八十年代中期已是一支很强的团队。地区电大和行业电大也在相应发展,各种属性的教学班此消彼长,一个覆盖全省的网络系统产生了,我们称之为有了“腿”。

  电大的师生比是按照教学管理的思路来设计的,自己教师的教学也是以有利于教学管理的思考来安排的。从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地方电大、行业电大直至教学班,教学的展开都必须借助外力,即充分聘用社会各方面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承担教学工作。前几个层级的电大教师,往往有一个共有的身份——专业责任教师或课程责任教师,做性质相同的工作——“承上启下”工作,使整个系统的教育教学得以运行。

  在外聘师资方面,正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聘请了很多享誉国内外的大家,贵州电大的办学部门,一直存有外聘教师名录。从省城至地县,从学校到厂矿,各种视角下的名家名师,都能在名录中找到他们的踪迹,开放性大学在社会智力资源的使用上形成了最大的张力。就是他们,不论是中央电大还是贵州电大聘请的老师们,成为中国最大的一次“学术下移”的执教者,很多老学者,是在用他们的晚年。至今,老人多已退休甚至远去,教导犹然还在。贵州电大的知识的泉流,不小的流量发源于社会,特别是贵州的社会。毫不夸张地说,贵州电大的成长,社会各界的老师曾也是她的肌体之一。

  早年贵州电大,其实是以一种跨时空的合力在创建自己的工作平台,在为时代的需要努力工作和产出。

  贵州电大的早期的学制及培养目标,最常见的表述是“两年制专科,要求经过两年全脱产或三年业余学习,达到全日制高等院校两年制专科毕业生的水平。”将学生培养为“具有大学专科水平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这一目标为招生办学主体,在当时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上起了很大的调整作用。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着本专科比例倒挂、科类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例如,1980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共114.4万人,其中专科生28.2万人,本专科生的比例为3:1。

  在这样的情况下办学,贵州电大的存在对全省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等等方面,都不断作出贡献。

  建校前五年,共招收学生24000多人,相当于全省16所高等院校在校生数的93%,理工类前两届毕业生达2400多人,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1985年,专业相对齐备、发展近于成熟,有了这么一个小结:目前,我校有理工类、语文类、经济类、党政干部专修科共56个专业。今年将新增文科8个专业。附属电大中专部正在筹办之中。学校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为开设电大本科作准备。我校正朝着多层次、多类别的综合性广播电视大学发展。通过我校教学职能部门和各学科责任老师,团结省内外从事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专家、学者、教师及各电大分校(工作站)、教学班的专兼职教师、利用广播电视的现代化手段进行开放性大范围远距离高等教育,圆满地完成电大教学任务。

  在办学的成就中,有一些特写至今难忘。

  1985年,省检察系统招干,前10名中,就有7名是电大生;同年,贵阳电视台招聘活动的前10名,电大生居半;曾经在全省高校的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物理理论7名获奖者中,就有3名是电大生。于是又有了“电大生特别能考试”的传说。

  1985年文科类首届毕业生举行毕业作业(等同毕业论文)答辩,主答辩人多是普通高校较有名望的教授和专家。他们用对本科生的要求来考核电大学生,全省毕业答辩指导小组的外校教师对那一年的毕业生作出了“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达到和超过了本科毕业生水平”的高度评价。

1982年省校在省人民政府礼堂举行七九级英语单科结业典礼。(在结业的2122名学员中有工程师113人,医师165人,教师268人,科技人员765人,机关干部275人,其它职工585人,等 等)。即便结业证书,也被学生们珍惜。

  那个时期,贵州电大适应贵州经济发展,不仅开办着全国一统的大路专业外,还开办了许多急需专业,有着丰富的内容。

  学校采取引进、协作、派生、自开等调节办法,开设了“适销对路”的专业。既能培养适应高精尖端技术的需要人才,又能为农村的发展培养适应初级阶段需要的各种管理人才。贵州电大在开设通用专业的基础上,派生出“飞机设计及制造”、“航空发动机设计”、“航空发动机装置控制工程”、“无线电精密机械设备和制造”、“微波理论和技术”、“雷达”、“自动控制”等专业,就是为在贵州的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工业系统及大型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的。为发展农村经济,贵州电大近几年开设了“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农畜产品加工”、“发酵”、“农业师资”、“林学”、“烤烟工艺及设备”、“金属开采与冶炼”等新专业。这些专业得到地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正在以较强的生命力较快地向前发展。此外,贵州电大为解决本地各类人才奇缺的需要,开设了全国独有的专业,如“气象”,“电影创作、评论及管理”,“新闻摄影”,“摄影”,“酿造”,“针织”等专业。

  正是由于贵州电大主动有效地为贵州经济建设服务,努力做到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办什么样的专业,创造条件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和支持。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不曾有过懈怠。贵州电大的早年,伴随广大青年甚至中年人一起成长,也为他们作出了贡献。

作者: 止 戈  责任编辑: 湘子

 
中央电大新闻 更多>>>
  2009年4月8日上午,中央电大在北京召开“创建示范性基层电大(教学点)项目评审培训会”网络视频会 详细>>>
 ◆ 地方电大新闻        更多>>>
  2009年4月7日,北京电大举办韩庆祥教授报告会暨市场营销研究所成立大会。 详细>>>
 ◆ 专题报道          更多>>>
 ◆ 招生简章          更多>>>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
中国网电大频道   版权所有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电子邮件: dianda@china.com.cn 电话: 86-10-5884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