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开风貌 >>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 特色教育 >>正文
稳步发展的内蒙古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
中国网 时间: 2009-07-14  作者: 侯凤珍  文章来源: 内蒙古电大  责任编辑: 湘子  编辑信箱

  随着国家社会发展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而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是个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纵观近年来国家政策,对农民教育的关注是空前的:2007年和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分别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求用培养新农民发展农业;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一系列方针、政策坚定了以“四个面向”为办学特色的广播电视大学的信心,也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2004年2月20日,教育部“年终盘点——成就宣传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公布了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项目,并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组织实施的消息。这一消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沉默太久的农村教育市场,也引发了颇多争议。经过五年的艰难运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以下简称“一村一”或试点)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运作机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电大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扎实奋进的精神挑战着人们的争议。全国“一村一”试点教学点从2004年秋季的68个,增至2008年秋季的582个,招生规模由最初的4900人,增至2008年秋季的151815人,已有30953人毕业,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一、关注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彰显教育公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历史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立足全社会,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而其中的关键是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四有农民”。但因历史、制度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仅7.3年,40%以上没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就内蒙古自治区而言,一千两百多万乡村人口的文化程度多数在初中以下。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应用能力不足,这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形成巨大反差。显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急切地呼唤高等教育和“学得起、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业人才。谁来承担教育的重任?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使远程教育具有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可能性。十七大提出的“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也肯定了这一点。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和中央电大的号召,于2004年7月参加首批“一村一” 试点,这是电大着眼可持续发展,提升系统办学综合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校党委高度重视“一村一”的实施,把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和基本任务来抓,将“一村一”试点工作列入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9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门成立农学院负责试点的组织与管理,配备高学历专业技术队伍,积极落实中央电大“西部地区百所县级电大援助计划”,配套投入80万元扶助了八所国家级贫困旗县电大教学点,为“一村一”试点在我区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4年秋季首届招生218人,分布在两个旗县教学点,如今已有3800名学员,遍布22个旗县,涉及11个专业。“一村一”已成为内蒙古电大关注弱势群体、实现教育公平、延伸办学领域的重要办学形式。

  二、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科学合理布点

  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经济、文化、地理环境逊色于内地。2006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342元,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45元。全区103个旗县中60个属于国定和省定贫困旗县,三分之一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造成农村劳动力的教育需求缺乏张力。为了推动试点在贫困旗县的落地生根,校领导多方奔走、主动联系各级党政部门,促成五家教学点享受当地旗县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扶持,有力地带动了“一村一”在我区的深入开展。

  政策是导向,落实还要看试点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中国的农民最讲实惠,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实实在在的。“一村一”的培养目标是“扎根农村、献身农业”的接受过高等农村职业教育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其特点是“学得起、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无论专业设置,还是课程体系、知识内容,都较好地适应了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民可以足不出户、人不离乡,既解决生产难题,也圆了多年的求学梦。

  内蒙古电大从打造特色、服务“三农”出发,结合自身情况,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合理布置“一村一”教学点,目前在全区的8所盟市电大、18个旗县设点,覆盖自治区西部3市、4旗县;中部1市、8旗县;东部4市、6旗县。为了贴近当地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和生产管理需要,在专业上设置四大类别(农业技术类、林业技术类、畜牧兽医类、农林管理类)11个专业,每一专业均设置了涵盖不同职业技能且适应面较广、弹性较大的课程模块。学员可以根据自己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目标要求,在专业规则框架下自主选课。

  三、 努力探索教学模式,保证教学质量

  面对年龄偏大、文化基础薄弱,工学矛盾突出的“一村一”学员,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如何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内蒙古电大派出专业教师队伍深入教学点进行调研和指导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经过一年的摸索与实践,研究设计了适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既反映特定教学理念,又具有操作性,以指导实践、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模式(“一个中心、两项服务、五种组织、九种手段,监控与评价贯穿其中”)。这是一种以基层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五种组织,采用九种手段,为学习者提供有效服务的教学范式。这一模式体现了一种适应我区农村、牧区基层成人学习者需求,适应基层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群需求,符合电大远程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思想。

  “一村一”学员根据自身条件,采用自主学习、电视学习、网络学习、集中面授、个别辅导、学习小组活动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的主要资源是学习包,这是一种包含文字教材、DVD视频教材、课程学习指南、形成性考核册、课程考核说明等多种资源在内的综合性优质资源。为了使学习者尽快掌握学习方法,新生开学的第一节课由内蒙古电大的资深教师讲授。向学员传授远程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让农民学生体会到大学的文化氛围,初步掌握计算机的使用,了解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旗县教学点利用农闲时间对学员进行集中面授,农忙时送教下乡镇,辅导课程,指导学生学习。对于具有共性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生产难题,由辅导教师深入田间地头和养殖场讲解与指导。

  模式的构建反映了内蒙古电大面向农村进行远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模式的运用证明了它能够有效地指导和规范基层教学组织搞好教学服务,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方法,顺利完成学业。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性化管理

  “一村一” 教学点设在旗县,学员在乡村,面对单薄的旗县师资、落后的技术设备、因地广人稀地域狭长造成的管理难度大,省校如何服务、如何管理,确实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内蒙古电大把坚持人性化管理,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载体,按照现代远程教育质量观和以人为本的服务观,首先,责成农学院对口帮扶“一村一”教学点,主动上门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统一办学思想、提高对试点实施意义的认识,推广教学模式,阐明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内容和具体要求。召开座谈会,倾听教学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垂直管理模式。五年来教学帮扶和送教下乡20余次,行程5万公里。其次,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提供有效服务。2005年组建农学院网站,这是内蒙古电大“一村一”教学与管理的专网,其后根据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多次改版,使其成为界面更具乡土气息,导航清晰、浏览方便、更新及时的管理平台和教学平台。网页中突出了教学与教学管理职能,布局了85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方案、课程实施细则,教学辅导文字资源1000余篇,可点播的录像课程34门;17门课程的往届试题库。开辟了网上教研室,实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同时,技术上设置了行为统计功能,以发挥网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职能。再次,强化灵活、便利的服务手段,提高多元化服务的能力。面对旗县教学点没有电大独立机构、基层信息不对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多元化服务、差异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QQ群服务、电子邮件、电话咨询、手机信息服务成为大受欢迎的服务形式。最后,实地考察和网络监督相结合、期中教学检查和期末教学检查相结合,综合实践环节的审核验收等例行管理,成为办学质量监控与考量的内容。

  在中央电大、省级电大、旗县教学点分级管理、协调运作的体制下,内蒙古电大依据自治区广大农村牧区成人教育的实际需求,坚持质量为核心、过程为主线、制度为保障、网络为支撑,在探讨和实践高效益、低成本的农民学历教育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要归功于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的支持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归功于自治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归功于电大开放教育贴近平民、关注弱势群体的适应性。

  农村成人高等教育事业方兴未艾,“一村一”在中国社会发展大趋势中所发挥的功能,还需接受现实与历史的考验。面对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实施远程高等教育,需要释放来自远程教育投资巨大、基层教学点技术实现障碍的压力;需要适应农民自主性较差,住地分散等等特点。但是我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党中央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倾斜,有中央电大的正确引领和优质教学资源保障,有自治区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我区“一村一”教育事业将越办越有生机。我们愿意与广大农村学员一起共经风雨、共享阳光,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村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