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妹到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大学员朱雪芹 |
中国网 | 时间: 2010-05-28 17:06:53 | 文章来源: 本网讯 |
读书,把希望变成现实 1995年,朱雪芹从江苏睢宁农村来到中日合资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从事服装缝纫工作。只有初中文化的她立志刻苦学习,好好工作。当时,初上流水线的她,缝纫速度和技术水平总赶不上老师傅,为此,她对自己立下了一条规矩:保证每天两小时的学习时间,练习操作技术和补上高中文化课程。难得轮上一个休息日,小姐妹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上街去玩,朱雪芹却是留在公司里勤学苦练。有一次朱雪芹家里来电话说父亲病重,让她赶紧回家一次,可当时她正处于复习迎考的紧要关头,脱了课时,就意味着半年的心血可能白付。她只得先从邮局汇去一笔钱,直到考试结束后才赶回家乡探望父亲。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自学,雪芹顺利地拿到了高中毕业文凭。同时,她自学了服装缝纫、裁剪等知识,练就了一手过硬的技术,屡屡在公司比武中夺魁,成为公司外来务工员工中的佼佼者。 高中毕业后,她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又走进了上海电视大学西区分部的校门。在电大学习的两年中,朱雪芹体验着学习的快乐,接受了更高层次的知识熏陶,开阔了知识的视野,受益匪浅。 朱雪芹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她带领外地员工共同学习,成立了“相约星期四”读书小组,每周四晚上7-9点,共同学习服装缝纫、人体裁剪、机械维修等原理,还开办了文化、日语等辅导讲座。这项活动从刚开始的7、8人参加发展到70、80人参加,一些外来务工青年的心事、家事也在“相约星期四”中得到疏通或解决,同事们亲切称朱雪芹为“知心姐姐”。“星期四读书小组”荣获了“普陀区新上海人培训优秀基地”称号,朱雪芹本人也荣获了上海市十佳“三学”状元称号。 立足岗位,回报企业 朱雪芹两次被公司选送到日本研修工艺技术和企业管理。在日本学习研修的三年中,她总共获得了4张奖状,3张证书,受到日本高层的高度评价。当日本培训方面要她留在日本工作时,朱雪芹婉言谢绝,并说:“是‘华日’送我出来学习的,学成后是我回报企业的时候了。”学成归来,朱雪芹成了既会日语又懂技术的人才,在公司与日方业务往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次日本专家在车间巡检时,发现一批服装的马王带对接有偏差,他用日语指责员工,但员工们又听不懂,急得日本专家团团转。朱雪芹知道后,主动承担了日语翻译,帮助双方之间的沟通,及时避免了一次一万条高级西裤返工的事故。 学习研修使朱雪芹如虎添翼,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她创造性地丰富和完善了“一见棒”西裤80道精细工艺操作规程、2800秒出成品分秒法等流程,量化了标准,严格了考核,有效稳定了产品的质量。公司每年出口服装100万件/条,从未因质量问题而退货;公司“一见棒”产品连续八年蝉联上海市名牌产品。作为技术骨干的朱雪芹在公司创立品牌和制订操作规范、管理制度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是朱雪芹的座右铭,她在学习上锲而不舍,在工作上一丝不苟。一次,一位女工不慎将一枚断针掉落在生产车间,一时遍寻不着,假如断针混杂在服装中出口,客户可以赔偿30万元。朱雪芹组织大家趴在地上,用吸铁石一寸一寸地在地上搜寻,终于找到了那根断针。细节决定成败,此事被编入了公司培训员工的教材中。 当好农民工的代言人 朱雪芹作为上海市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3月光荣出席了全国人大第十一届一次会议。她向大会提交了一份议案,希望有关部门能为农民工制定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障制度,除了原有的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险外,还应包括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养老保险金还应该能随农民工异地就业及时转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弱势群体的担忧。会议期间,朱雪芹接受了100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她的发言以及履职能力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以及记者的关注和好评。 参加人代会以后,朱雪芹对自己是农民工人大代表的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回到公司之后,她经常倾听与她一起工作的第一线农民工的心声,还经常去建筑工地、大卖场、服装厂等农民工集中的企业调研。现在她总是随身带了个小本子,及时记下听到的、见到的和感受到的,让农民工的声音和要求及时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员工们高兴地说:“我们农民工,如今与上海籍员工一样,同工同酬、享受同等福利待遇,有地位、是主人了。” 为了更好地履行农民工人大代表的职责,2009年2月“朱雪芹工作室”成立,每周一到周四下午,是朱雪芹的固定接待时间。履职人大代表近两年来,朱雪芹接到了许多农民工的来信、来电、来访,积极围绕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开展调研,撰写提案或建议。朱雪芹还帮助农民工寻找工作,帮助普通市民反映、解决动拆迁问题。2009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她结合当时的形势,向大会提出关于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和农民工子女教育这两方面的建议。2010年,朱雪芹又带着带着关于农民工的新提案和建议进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作者: 佚名 责任编辑: 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