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知识殿堂奉献着——上海电大学员赵宗九 |
中国网 | 时间: 2010-05-31 11:35:17 | 文章来源: 本网讯 |
赵宗九从一个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一个学科带头人,离不开军队的长期培养,离不开在电视大学的深造和自己的不懈努力。周围的人曾经这样评价他,“赵教授心里装着事业;心里装着别人;心里装着学院;心里装着岗位;心里装着原则;心里装着自信。” 不甘人后的追求 做一名教员并不难,难的是做一名好教员。 记得他刚开始从事教学不久,一次上飞机专业课,虽然他有着10年的机务工作经验,但是,面对这些天天与飞机打交道的学员,他讲的都是学员熟悉的知识。学员无精打采地听着,他自己讲得也没情绪,好不容易熬到下课,一节课上下来,大冬天里他的内衣已经湿透。他心里十分难受。从那以后,他下定决心,要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扑到教学上,争取当一个最好的教员。 有了这样的目标,就有了争当一流教员的不懈动力。从此,他在“新”、“深”“精”、“熟”上下功夫,强迫自己把所有的讲课内容都记在脑子里,完全脱稿。此后二十多年的每一堂课,完全是无纸化教学,讲起课来既有力度,又生动流畅。有的学员对诸多技术参数的准确性表示怀疑,并不相信他有那么好的记忆力,许多博士课后联手查证,令他们吃惊的是竟然无一差错。按照学员评价,赵教授的脑子是个军事数据库。 勤奋是成功的前提 在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赵宗九始终是学院的一面旗帜。学生对他的评价是“赵老师对新事物的敏感,我们年轻人都比不上。”许多中外军事教官在听完他的课后,都无不为之赞叹。也正因为如此,《高技术战争研究》课在全军军训课比赛中名列第一,被评为全军示范课。 近二十几年来,为了解决难题,走路想、吃饭想、睡觉想,半夜里有了个“灵感”赶快爬起来记下,唯恐第二天忘记。通宵达旦对他来说是常有的事。勤奋是任何成功者的必备条件。为了攻克一个理论难点,为了设计一个理想的教案,为了制作一个精美的课件,为了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这些年不知道看了多少书,查阅了多少资料,请教过多少人,各个专业的能人都是他的老师。 为了制作一个精美的课件,为了使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在学院一时还不能提供先进手段的情况下,自95年起自己先后花费10万多元自购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扫描仪、打印机、光盘刻录机和摄像机等设备,仅笔记本电脑就换过6台,摄像机2部。追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刻苦学习电脑,把理论教学、科学研究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先后制作了许多教学软件、系统课件和网络课程。 难舍事业情、师生情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给自己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 他是一个老教研室主任,在教研室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5个年头。眼看着一些人走上了更高的领导岗位,甚至有的学员都当上了将军,也有一些人离开教学岗位赚大钱去了,他的思想也出现过波动。但是,想到部队把自己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培养成为一名部队干部,自己把青春乃至大半生都给了部队,这份情结难舍难分。所以,当90年代初有人出月薪8000元外加个“老总”的职务请他到地方“下海”时 ,他还是婉言谢绝。他说,“教员这个岗位比较适合我,再者我确实是舍不得脱下这身穿了几十年的军装。” 他对待每一堂课都不敢怠慢。同一个专题,他就有N个课件,N个教学设计,在这个N里所显示的精神就是“不敢怠慢”。他总是站在学员的角度想问题,想到他们的需求,尽量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提供方便。他热爱学员、关心同事,乐于用自己的爱心滋润他们心灵,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他们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困难。一个博士生经济困难一时拿不出4.8万元的学费,他出手资助4.8万元,帮助解决了困难。不仅如此,他还乐于把最新的资料无偿提供给学员,乐于把最新制作的课件送给年轻教员,共计每年1万余篇。和N个课件。对于已经毕业了的学员,为了部队建设的需要,有求必应,给他们邮寄资料,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赢得他们的好评。许多学员毕业后,都没有忘记他,过年过节会打电话向他拜年、问好,想到这些,他真正感到当一名教员的快乐,真正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
作者: 佚名 责任编辑: 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