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端访谈 >>正文
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学术与学习资源设计
中国网 时间: 2011-09-13  作者: 严冰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责任编辑: 马涛  编辑信箱

  作为新型大学的开放大学应高度重视“教学学术”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都在谈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认为不能令人乐观。基于传统大学对于“学术”的追求,而“学术”又被狭隘地理解为学科研究,我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相当普遍,其代价必然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高校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看在学科研究方面发表了多少论文,导致教师的主要精力都用于学科研究,即使有教学研究也被严重“矮化”。所以有人说,大学教师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教学。通常又把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但后者现在基本上都不甘于做教学型大学,还是要朝研究型大学靠,再不济也得叫教学研究型大学。且不说研究型大学了,即使教学型大学,其兴奋点也很难从科研转到教学上来。高校的“科研崇拜”如果不改变,《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恐怕是难以实现的。

  美国的高等教育据说也曾经历过类似的过程。针对科研的强势导致教学弱化,教师教学职责意识淡薄,大学本科教学受到冲击的问题,1990年,时任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的欧内斯特·博耶提出了“教学学术”理念,对学术的内涵进行了扩充。他将学术分为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传播知识的学术和应用知识的学术,其中把传播知识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学术称为“教学学术”。后来,其继任者李·舒尔曼把“教学学术”进一步发展为“教与学的学术”。很多学者认为,“教学学术”是近20年来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最重要的改革,使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因此处于比较高的水准,而且在不少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甚至有人认为已经形成国际性的教学学术运动。近几年,国内有不少学者在研究“教学学术”,认为“教学学术”的理念及国际经验有可能给我国高等教育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在我国高校把教学提升到学术的地位,建立‘教学学术’理念并作出相关制度安排迫在眉睫。

  “教学学术”在中国比在美国显然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问题,这是由不同的教育体制所决定的。《教育规划纲要》倒是说得非常明白,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又特别强调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教育部、财政部将于近日印发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的5项建设内容之一,便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具体内容包括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还要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开展有关基础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等等。不过,在我看来,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运作,都有不少难题有待破解。所涉及的许多较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更不是通过实施某项工程或者项目便能解决的。比如现行学术评价制度及学校、教师评价机制,恐怕就是不那么容易逾越的障碍。能否接受和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学学术”理念,逐渐建立教学学术评价制度,本身很可能就是个颇有些“纠结”的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在远程教育领域同样会突出反映出来。

  广播电视大学或者未来的开放大学必须重视“教学学术”。但“教学学术”要在广播电视大学或者开放大学“登堂入室”,显然又比普通高校困难得多,这与广播电视大学或者开放大学的定位有关。广播电视大学或者开放大学主要是面向各类社会成员开展继续教育。在我们国家,继续教育尽管在文件中写得非常多,但长期以来始终游走于体制“边缘”。无论是学历继续教育还是非学历继续教育,都很少有高校像重视学校教育那样予以足够重视。许多高校的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已经发展成网络教育,但基本上还是没有摆脱“等而下之”的地位。我曾说,长期处于体制“边缘”的继续教育,因为总被认为“不正规”,教学基本建设始终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反过来,又因为教学基本建设薄弱,更被视为“不正规”。继续教育的“教学”较之学校教育更不容易得到重视和落在实处,现实的制度环境可能很难给“教学学术”提供相应的空间。广播电视大学要实现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必须提升自身的学术支撑能力,包括学科研究水平,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教学学术”在开放大学,显然应该比在普通高校受到更多的重视。

  作为“教学学术”的主体,从事远程继续教育的教师,长期以来其实是个在相当程度上被轻忽的群体,面对来自于体制内外的“傲慢与偏见”,甚至总也难以摆脱“身份焦虑”,其成长规律和发展路径至今还是“雾里看花”。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现行体制所提供的最好选择可能是“跳槽”,包括教学研究也往往得不到支持和认可。广播电视大学或者开放大学面对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主体是在职成人,在职成人的远程学习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而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经常处于急剧变化中,“教学学术”怎样才能适应这样的学习需求?还有,以利用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远程教育,应该而且能够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包括“办好开放大学”,从教育信息化角度看,就是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什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我曾说,至少,信息技术应该在内涵层面深刻而有机地作用于教育观念更新、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化。由此看来,如果没有“教学学术”的跟进甚至引领,所谓“深度融合”恐怕是难以实现的。遗憾的是,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更加关注“技术”而忽视了“教学”,对远程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无论广度和深度,现在都是远远不够的。

  在实践中探索开放大学学习资源设计的特点与规律

  资源和服务,早就被认为是远程教育发展的两个“轮子”。而且远程教育中的服务,最重要的恐怕也是围绕着资源所提供的服务。所以有人说,远程教育是基于资源的教育,远程学习是基于资源的学习。不管怎么说,开放大学功能作用的实现,显然离不开学习资源的支撑。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的独特价值取向,首先也会通过学习资源充分显现出来。通过1999年启动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资源,包括后来强调的课程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进展,但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与高校网络教育学院比较也有些“此消彼长”,当包括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在内的很多机构更加关注学习资源建设的时候,广播电视大学在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之后,学习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却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实际上,在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还在进行的时候,我就曾公开表示过这样的担忧:总结性评估结束后,广播电视大学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方向感和推动力。学习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都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原因很复杂。我们总讲要固本培元,即固开放大学的生存之本,培开放大学的发展之元。推进学习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既是固本,又是培元。学习资源的建设,无可争议是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实体的教学基本建设,而且在学校整个教学基本建设中的重要性,显然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高等学校。

  网络平台和学习资源,被认为是未来开放大学的两大核心支撑。网络平台不仅指软件系统,也不只是软件系统加硬件设施,应该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得以发挥作用的整个机制,以及集聚各种要素而形成的一种实际能力。学习资源作为核心支撑,至少应该达到三个要求:一是开放大学必须拥有非常丰富的、能够主动适应社会教育需求变化和各类社会成员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个别化的终身学习需求的课程学习资源,尤其是数字化学习资源。二是开放大学要有在学习者获得学习资源到利用学习资源学习的全过程中,为各类学习者提供优质支持服务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能够通过围绕学习资源提供的各种服务,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支持的学习。三是开放大学要形成能够整合和利用全社会优质学习资源的机制,成为集成、生成终身学习资源和全社会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大平台。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学习资源,一方面要为开放大学提供支撑环境,另一方面要为开放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提供创新动力。应该更多地从这个层面理解学习资源的重要性,研究学习资源的设计问题。中央电大正在牵头实施教育部、财政部的“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项目,要实现的重要目标,是通过承担这个国家项目推进国家开放大学资源中心的建设。国家开放大学资源中心从服务对象划分,可能主要将有五个层次的功能:第一,为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社会服务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支撑;第二,为中国的开放大学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社会服务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服务;第三,为其他各级各类高校,包括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以及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和相关培训机构,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服务;第四,为学习型组织建设,包括行业、企业、社区以及社会各类学习者,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服务;第五,成为引进国(境)外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输出我国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并和国(境)外合作建设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平台。

  学习资源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拎出若干关键词,比如理念,包括终身学习的理念,还有原则,包括模块化、一体化等。广播电视大学以前讲得比较多的是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现在更加强调课程一体化设计,强调要把学习资源作为课程一体化设计的有机内容统筹考虑,而不是把学习资源从课程中分离出来,“孤立”地进行学习资源设计。关于学习资源的一体化设计,也可以拎出几个关键词:一是课程。要逐渐探索并确立一种能够体现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特点的新课程观,学习资源建设对于课程观的创新很可能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开放大学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最重要的支撑是学习资源。二是过程。学习资源设计一定要把整个学习过程放进去,不能脱离学习过程来谈学习资源设计。三是动机和效果。此外,还有学习资源设计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涉及很多问题。

  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比如,可以从教学理念的层面来进行研究,可以从制度设计的层面来进行研究,也可以从教学机制创新或教学流程再造的层面来进行研究,从课程及教学资源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层面来进行研究。对学习资源设计的研究,可能还涉及对很多“关系”的研究。比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学习资源设计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最关键的有三点,即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培养的过程,培养出来的人怎么样。对这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可能会取得一些有意思的成果。再如学习者学习需求变化与学习资源设计的关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在迅猛发展和急剧变化,主动适应学习者学习需求当然是学习资源设计非常重要的原则。但主动适应需求并不是说学生现在喜欢什么就给他什么,对需求的把握也需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且需求本来就是多样化、个性化和不断变化的。主动适应需求应该或者说还必须包括发现需求、培育需求和引领需求。当然,研究学习者学习需求变化和学习资源设计的关系,可能还会涉及许多问题,如学习动机的变化,学习动力的维持,认知习惯的养成,包括年龄的增长和生活境遇的转换,等等。还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和学习资源设计的关系。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也会引发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的深刻变化。不是说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吗?不妨就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始。当前研究学习资源设计问题,要特别重视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尤其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给学习资源的建设、应用、共享所提供的新的可能性,以及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去实现这种可能性。附带说一句,数字化学习资源显然不等于学习资源数字化——比如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叫学习资源数字化。另外还有很多关系,如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学习资源设计的关系,课程评价和学习资源设计的关系等。

  要研究教师在学习资源设计中的角色和作用

  远程教育的教学注定是团队作业,学习资源的设计及其实现也是这样,虽然要由教师主导,但必须是团队作业。我曾经引述约翰·丹尼尔的这样一段话:以较低成本持续获得大规模、高质量的远程教育,必须遵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等原则。遗憾的是当前高等教育e-Learning的实践大多并未遵循这一原则,仍然采用个体手工作坊的方式开展e-Learning,教师们各自开展教学,并关注每个教学环节——丹尼尔借用贝茨教授的比喻称其为“独行侠”的方式。那么,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不同层面的教师,在学习资源的设计及其实现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去年11月以“开放大学:我们怎样当老师”为主题的“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今年3月以“远程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为主题的“中国远程教育青年论坛”都涉及这个问题。这次教师论坛,探讨的主题实际上也和这个问题相关。从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肯定将发生许多变化,对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会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会出现许多矛盾和冲突。我在“青年论坛”作小结时谈到“角色冲突”,曾细分出几类冲突,包括理念冲突、环境冲突、话语冲突、利益冲突和文化冲突等。这些矛盾和冲突,肯定会体现于教师在学习资源设计中的角色、作用以及相应的素质、能力要求。另外还有教学团队建设和“大教研室”机制探索,教师的成长规律和发展路径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我们在研究学习资源的设计及其实现时提出的问题,对于深化相关课题研究应该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本文系作者在“开放大学学习资源设计:理论与实现”教师论坛上的小结,根据录音资料整理;原载《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综合版(2011/8月),本刊略有删节。)

  相关链接:

  第二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开放大学学习资源设计的理论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