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端访谈 >>正文
方志刚:开放大学的新课题,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网 时间: 2012-02-22  作者: 方志刚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责任编辑: 马涛  编辑信箱

  方志刚,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随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的地方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绝大多数都有关于“开放大学”建设方面的内容和部署。国家开放大学和五省市开始“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国家试点,开放大学建设成为继续教育领域的热点。

  由于各地建设开放大学的规划多是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的,因此“开放大学”建设在全国电大系统“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两年关于开放大学建设的讨论或者是争论颇多,可谓意见纷纭,立论者根据自身不同的立场提出不同的观点。开放大学的建设有“翻牌说”、“转型说”等等。学者专家从不同侧面提出的各种观点,不乏真知灼见,也反映出了开放大学建设需要面对的一些课题和现实。其中,讨论最多的两个问题是系统架构和办学自主权。由此衍生出两种不同的疑虑:一是,如果省域层面的开放大学建成后,原有的全国电大系统是否从此分崩离析了?其二则是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正式出台后,即将成为“国开分部”的省市电大,是否就此丧失了追求独立办学自主权的空间?

  客观地说,从先前的讨论和论争看,我们都不难发现其中颇具“博弈”的味道。既然国家开放大学架构上坚持走系统道路,我觉得开放大学有个不容回避的课题,就是如何建设全系统共有的精神家园。上个世纪80年代,威廉·大内对美式管理和日式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是,日本企业的崛起主要是缘于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不是得益于传统的刚性的“科学管理”,而是“软管理”的成功。只有建设基于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核心文化,才能为组织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因此,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凝聚系统的力量和智慧,是开放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开放大学只要是依托全国电大系统建设的,就离不开这种精神载体的建设。

  开放大学是服务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开放大学同时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应该是分工不分家、平等和谐的,一味强调行政控制和制度刚性,只会窒息系统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1978年,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为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来自五湖四海,数以万计的电大人走到了一起。在3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广播电视大学以系统办学、远程开放为特色,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所信奉的是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所支撑的是艰苦创业、求实创新的办学精神,所依靠的是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的电大队伍,所仰仗的是团结和谐、合作共进的电大系统。30多年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的办学实践,逐步形成了“全国电大是一家”这样的共识和氛围。广播电视大学不仅是事业的共同体,也是全体电大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开放大学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告别广播电视大学发展阶段,30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共有精神将会、也应该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延续。唯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开放大学才能形成自身独特的品格。否则,与普通高校的网络学院设置教学点那种松散的暂时的利益联盟就没有区别。因此,只有建设好共有精神家园,未来的开放大学才会有生命力和战斗力。中央电大在“十一五”时期曾经推出“基层电大援助计划”等工程,促进了全国电大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在新的时期,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省域层面建设开放大学,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也只有建设好共有的精神家园,全国电大系统30多年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团结协作和创业创新精神才会薪火相传,开放大学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和社会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