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与关注:学分银行制度设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授李林曙在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的演讲
中国网 时间: 2012-06-07  作者: 李林曙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  责任编辑: 文远  编辑信箱

  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是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从口号落实到行动的一个重要途径或者说是抓手。一个制度的设计源头在哪里?如果说“学分银行”这个概念或者制度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的时候,社会各个层面将会有什么样的期待,思考这个问题是我们进行制度设计的基本前提。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梳理一下社会各个方面最朴实、最直接的期待。

  首先,从社会成员个人来讲,希望有了“学分银行”制度或者说某个认证机构在实际运行学分银行之后,非常规的学习成果能得到承认,原来是制度外的、认证无门的成果能得到承认;希望通过多种途径取得的成果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归并、积累和承认;同时还希望减少重复学习,获取多个证书,提高学习效用。

  其次,对于机构或者组织来说,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教育培训机构希望自身的培训成果或者资源能够得到权威认可,能走向市场,获得效益,进而提升自身的品质。其二,学习型行业、企业希望找到更多的学习资源信息,这些资源是适应本组织员工培训需要的且其学习成果被权威认证,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推进了自身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希望行业证书培训与学历教育相沟通,提高培训的权威性和效能;此外,学习型组织还希望“学分银行”提供学习成果的管理服务,有些单位希望由“学分银行”代理进行继续教育干部培训的成果积累等管理服务。

  最后,从国家层面或者政府层面也有期待。首先是满足上面两个层面的需求,把终身教育的“立交桥”搭建起来,同时国家和政府还希望保证、提升全社会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在继续教育领域,国家希望通过某一种新型制度的建立保证并且提升教育质量,这也是很急迫的现实需求。这种期待换成需求就成了制度设计的基础。

  从满足以上期待来说,电大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一些需求和期待。这些探索包括学历教育之间的学分转换(例如电大对普通高校和自考学分的认定、电大系统内的学分转移等)、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学分转换(例如电大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考试证书、培训证书以及培训项目之间的学分认定等)。应该说,这些探索涉及面比较广,但终究是学校层面的制度设计,它的服务对象、功能发挥的程度以及它对于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推动作用很有限,这里有很多瓶颈不言而喻。

  由此可见,在“学分银行”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满足个人、组织以及国家对“学分银行”的期待,实现“学分银行”制度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并推动实施,这是最基本的,否则制度的落实无法保证。

  “学分银行”制度设计中需要密切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注认证基准框架的搭建。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可参照的标准框架,认证基准框架在国外被称作“资格框架”或者“资历框架”。比如,基准框架为什么要建?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名称到底应该叫什么?为什么叫资格框架?基准框架的要素有哪些?其结构如何?基准框架由谁来制定?由谁来审核?由谁发布?

  第二,关注认证服务体系的建设。“学分银行”的认证服务体系是不是一个专门的机构?该体系按照怎样一种标准进行建设?认证服务体系是要建一个还是多个?

  第三,关注“学分银行”与“学习超市”的关系。“学分银行”的终极价值在于通过学分银行机制的运行能够最终推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这种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关键是要让人们学起来,积累起来,而不仅仅是原有的成果的认定、积累。因此,“学分银行”和“学习超市”应形成“前店后厂”的关系,“学分银行”应该把“学习超市”可积累学习成果的资源作为“学分银行”的产品推介,换句话说,二者应该形成互动,形成链接。为了实现“学分银行”和“学习超市”的链接和互动,“学习超市”提供的资源可以按照标准进行标签化,以表明通过学习该资源能够认定为多少学分,以及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积累多少学分方能获取相应证书的专家指导。

  最后,关注政策的推动与引导。从具体操作来说,不管是大的范围还是小的方面,一个新制度建设的国家层面设计很多方面体现在政策,尤其是这么一个牵涉到利益相关的群体众多,牵涉到对质量的认知各有不同,而且在原有体制中瓶颈这么多的情况下,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说是制度真正落地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政策一般包括硬的政策和软的政策,硬的政策方面,比如,是否要有一个专门的“学分银行”颁证机构?合理的学习年限如何设定?完备的教育“立交桥”应如何设计?软性的政策,包括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的激励引导政策怎样推进?特别是如何真正提高这些软政策的有效性?政策的软硬兼施在整个制度设计,特别是在“学分银行”国家制度设计上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