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开校领导新闻报道集 >> 李林曙 >>正文
李林曙:借力“学分银行”制度的研究与实践 推进电大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
中国网 时间: 2012-07-09  作者: 何菁  文章来源: 本网讯  责任编辑: 文远  编辑信箱

  近日,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央电大开展“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对国家“学分银行”制度进行全面的探索与实践。消息一出,引来广泛关注。对此,本刊采访了中央电大副校长、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学分认证中心)(以下简称“学银办”)主任李林曙,对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通常称为“学分银行”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深度解读。

  记者:“学分银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具体内涵是什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李林曙:“学分银行”是一种比喻,它模拟、借鉴银行的特点,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是具有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在终身教育成为当前世界主流的教育思潮的背景下,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已经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学分银行”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它通过对学习者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定,支持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之间、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学分的互认与转换,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沟通与衔接,来鼓励和激励社会成员结合自身发展进行学习规划,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学习,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遵循一定规则的条件下,积累和转换自己的学习成果,最大效率地获取社会公认的学习成果价值证明,如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乃至学历文凭或学位证书等,因此,“学分银行”能够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提供重要支持。对于我国来说,“学分银行”是学习者获取学历文凭、职业资格证书的新渠道,自学成才的新途径,获得评价和鼓励的新形式。

  记者:我国在“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方面有什么相关的政策背景和具体举措吗?

  李林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 “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在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提出了要“研究建立各类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的‘学分银行’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不同类型继续教育间的学分积累与转换工作”;教育部在《2012年工作要点》也中做出了“深入开展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工作部署,因此,可以说,推进“学分银行”制度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落实规划纲要,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目前,北京、上海、慈溪、陕西、江苏、山东、学院路共同体、广州大学城等地方和组织都积极开展了区域性“学分银行”建设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总体而言,这些探索的范围还非常有限,由于我国在教育尤其是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教育政策与相关法规环境等,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学习成果认证机制和组织机构,具体实施细则和可操作性措施也很少,无法从根本上构建完整的“学分转换体系”。从国外各国的实践和我国国情来看,“学分银行”制度都需要密切结合国情,从国家层面进行设计和建设,并且同步实践探索,不断验证、校准和完善相关设计。

  正是立足于这一出发点,教育部批准中央电大开展“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对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框架标准、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进行研究,并结合开放大学建设开展“学分银行”的实践探索,这可以看作是我国在“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

  记者:该项目对于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李林曙:当前,中央电大正在向国家开放大学转型。国家开放大学以“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为历史使命,与“学分银行”的核心价值是相一致的,因此,在教育部党组批准的《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中,“学分银行”建设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成为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重点。教育部在该项目的批复文件中也要求结合开放大学建设开展实践探索。

  通过对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探索与实践,有助于实现党和国家对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期望和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能够促进国家开放大学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能够促进各类学习成果获得认可,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推动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够推动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提升教学资源的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校把“学分银行”建设作为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重要改革创新举措予以全面推进。

  记者:我们知道,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学分银行”试点项目,为什么教育部要选择由中央电大来承担这一极具开创性的重大项目?

  李林曙:中央电大作为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

  中央电大在较早时期就将“学分银行”建设列为重大研究课题,学校科研、教学等机构进  行了大量国际比较研究,与国外的相关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批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成果。

  截至目前,中央电大已与26个普通高校、18个部委(行业、企业)开展了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如:与人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计生委、北大青鸟等合作,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业资格证书、岗位培训证书引入到学历教育中,实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沟通,积累了学分互认与转换的经验;自1999年中央电大实施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来,相继开展了课程免修免考,如:对合作高校课程的认定(100%)、非合作高校课程的认定(50%)、自考课程的认定(40%)、国家级证书(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证书)的认定,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及北京市“学分银行”计划中非学历教育课程与学历教育课程当量替换等,特别是在与人社部合作开展的“双证”教育合作中,在25个中央电大开放教育高职类专业中引入了25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实施“高职类专业双证改造计划”,不仅推进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证书教育的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推进了电大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继续教育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的实践经验。

  为了筹建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积极推进城市、行业、企业、高校四大联盟建设,目前,已有27所高校同意加入大学支持联盟,15个行业(或部委)同意加入行业支持联盟,5个大型企业同意加入企业支持联盟,16个城市同意加入城市支持联盟,四大联盟建设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广泛合作平台。

  此外,中央电大覆盖全国的办学系统、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完整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等既有优势都能够为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提供良好的源动力和保障。

  记者:开展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进展如何?

  李林曙:基本思路是按照“整体设计、集成优势、分步实施”的原则,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研究与实践项目为龙头,以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建设为依托,采取边研究、边试点、边完善的方法,高起点切入、大力度实施、全方位推进项目开展,为建立国家“学分银行”奠定坚实基础。

  中央电大高度重视“学分银行”建设工作,年初即成立了国家开放大学(筹)学银办,并在人员、经费、实施条件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和保障。前期主要开展了国内外的初步比较研究,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建设方案》、《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建设实施方案(2012-2015年)》、《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建设规划》,初步形成了系统性战略构想和可操作的实施路径,提出了“制度体系建设、学习账户与终身学习档案建立、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框架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认证服务体系建设、‘学分银行’与资源中心‘前店后厂’互动”等六大主体建设项目和“为中职学生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在电大系统内开展深入实践以及为学习型组织提供定制服务”三个方面的具体运用。完成了向教育部申请开展“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请示报告和项目实施方案。下一步主要结合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我们前期的建设重点将放在对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研究和基本架构设计,以及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基准框架的研制,同时通过建立学分认证中心,选择若干行业、区域、院校等适当样本进行“学分银行”的实践探索。

  记者:学银办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承担机构,目前主要在做什么工作?近期还要开展哪些工作?

  李林曙:学银办自年初成立以来,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校内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前期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目前,我们正在根据教育部对项目的批复意见,紧锣密鼓地筹备项目的各项启动工作,具体包括对项目进行细化和分解,制定项目详细的实施方案,填写项目任务书;准备成立项目专家委员会、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等组织机构的相关工作;联系协调电大系统、行业部委、企业等各类参与试点单位等等。近期,经教育部专家论证后,我们将召开项目启动大会,全面启动项目试点工作。

  记者:各地电大该如何参与到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中来?

  李林曙:作为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重要创新举措,国家“学分银行”制度试点项目的推进当然离不开全国电大系统的主体参与和整体配合,“学分银行”的相关课题研究和若干实践项目、电大学生学习档案的建立、中高职“立交桥”搭建、开放教育与高职院校之间的课程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探索以及电大系统内高职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探索等都需要各地电大的积极参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依托电大系统,逐步构建覆盖全国的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体系,包括总部、认证分中心(包括地方和行业、大企业等)、认证点等,从服务电大系统学生起步,逐步扩大到为各级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兑换等相关服务。

  相关链接

  教育部人事司调研学分银行 探求学习型组织定制服务

  中央电大获批开展学分银行制度研究与实践

  专题学分银行制度: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