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冰在第四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小结发言:
关注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中国网 时间: 2012-09-04 作者: 严冰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责任编辑: 戴维 编辑信箱
|
听了11位老师的发言和两位专家的点评,我首先想说三句话,也是重申我的几个看法。第一句,远程教育的发展在急切地呼唤教育家。远程教育领域能够批量涌现教育家,可能是实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这个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标志。换种说法,在这个领域能够涌现一批拔尖人才,特别是大批优秀教师,可以说是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实际上也是必要前提。第二句,这样的教育家最有可能产生于有长期远程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中间。我们国家一般提到“教育家”都非常审慎,看上去有些“高不可攀”。翻翻《外国教育家评传》,书中收入的外国教育家多半是教师。第三句,出自大家非常熟悉的《学会生存》那本书,说现代信息技术固有的重大优点之一,就是它们能使教师们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中央电大曾经数次面向全国电大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奖评选,成果集结成书,书名都叫《教育家的使命》,出处就在这里。当然,怎样才能称得上“教育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我觉得至少有两条不能缺,一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创造”与“开辟”,二是教育家特有的人文情怀。各位老师在发言中呈现的实践探索成果,包括其他地方电大教师进行的创新探索,使我对开放大学将批量出现上面所说的教育家或者优秀教师更加充满期待。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是第二次和上海电大合作举办学术活动,两次学术活动都是在电大发展的关键时刻举行的。上次是2007年合作举办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开放教育正由试点转为常规,并提出发展重点要转向内涵提升,学术活动主题是“远程教育的学习者”。现在正是电大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节骨眼儿上,这次教师论坛聚焦于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发言的各位老师所呈现的教学改革成果,是上海电大这五年教学改革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果的一个缩影。论坛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五年探索的回顾和梳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继续推进教学改革进程。我非常关注老师们在发言中直接或间接提出的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关注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方面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简要归纳一下,可能至少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战略转型与教学改革。普遍认为,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不光是改个校名,更是一次战略转型。所谓战略转型,意味着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所以我们总在说战略转型期必然是改革阵痛期。电大的战略转型显然不可能是轻易就能实现的华丽转身,会有许多非常严峻的挑战。人们习惯用“上马”和“备鞍”来形容开放大学建设试点的任务,可以说“上马”不易,“备鞍”更难。所谓“备鞍”,从外部环境来看,最重要的可能是国家应该为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从学校自身来看,首先是推进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实体的基本建设。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要在电大三十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基于开放大学的宗旨、定位、功能及其对于质量和特色的追求,深入而扎实地推进教学改革,以主动适应或者说满足各类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需求。中央电大杨志坚校长近来多次强调要深化教学改革,我理解有一个核心任务和两个探索重点。“一个核心任务”就是提高质量,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进程首先是质量提升的过程。“两个探索重点”,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杨志坚校长认为这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深度融合探索的“切入点”,再就是教学运行机制创新。无论是提高质量,还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机制创新,开放大学较之普通高校都是既有共性,又有许多特性。中国的开放大学和其他国家的开放大学比较,也是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对于这些“共性”和“特性”的探索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改革不能在“共性”和“特性”之间摇摆不定。电大这些年的教学改革虽然也有许多进展,但整体看还是相对滞后的,原因很复杂。上海电大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成果,应该能够提供一些新的启示,尤其是在这样的战略转型期。 二是中坚力量与本能抵抗。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教学改革经常会遭遇来自于教师的本能抵抗。第一句话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任何教学改革,如果没有教师广泛而主动的参与,都是注定不可能成功的,远程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十几年前就有人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师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弱化。但是实践证明,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弱化,反而在一些方面更趋于强化。而且,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开放大学教学改革必须依靠的中坚力量,对于管理者来说,必须关注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包括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和具体措施,更加充分和有效地调动和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至于本能抵抗,这句话有些教师不太爱听。其实,本能抵抗不是说教师反对或者抵制改革,而是“我认为就应该这样”。导致本能抵抗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有时也会出于切身利益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而且本能抵抗显然不仅仅来自于教师。当前在教学改革中可能遇到的本能抵抗,或许首先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认识上的思维定势,行为上的路径依赖。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本来是两个中性的表述,各自都有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但实际语境中谈得比较多的是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的负面作用。早些年常说,电大不同于普通高校,在电大工作要注意传统学校教育造成的思维定势。后来越来越意识到,还有一种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可能更大,就是长期在电大工作形成的思维定势,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成为教学改革的严重障碍,有些影响已经清楚地显现出来。“路径依赖”本来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指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当前在教学改革中,可能有必要重视所谓“路径依赖”的复杂效应。再就是,正如《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所指出的,“今后需要预见到的另一种趋势是,教师将更广泛地参与影响学校生活的所有决策,没有这种参与便难以克服许多教师对变化和创新的自然抵抗”。 第三是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尽管电大教师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曾被当时的国家教委副主任、中央电大校长何东昌称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种部队”,但教师的地位、作用、特点,直到其专业发展与成长路径,许多基本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如果总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恐怕会强有力地制约战略转型的进程。教师的职业角色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还应该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以前常说远程教育的教师,特别是电大教师的素质、能力、结构,以及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于传统学校的地方,普通高校的优秀教师不见得能够自然而然地成为电大的合格教师。现在或许可以进一步说,电大教师的理念、素质、能力等等如果没有一个再适应的过程,恐怕也不见得能够自然而然地成为称职的开放大学教师。这个再适应的过程,对于不少教师可能会是一个伴随着困惑乃至于某种程度痛苦的过程。其中,教学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应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这里面也涉及通常所说的人与机制的关系,同样的机制环境下,教师做出不同的判断、不同的选择,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或者把再适应的责任全都推给外部,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可能是要付出代价的。教师专业发展或者教师专业化,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提出来的。在中国,原来是中小学教育提得比较多,后来对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越来越关注。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要和职业角色变化联系起来,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次论坛上多位老师的发言都涉及这个问题。还有课程教学团队,现在普通高校也在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开放大学的教学规律和特点,更决定了教师只能“团队作业”。大家都很熟悉的约翰·丹尼尔,曾在上海电大举行的国际论坛上引用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理论,说eLearning如果要获得成功,同样要遵循劳动分工等原则。然而,遗憾的是当前高等教育eLearning的实践大多并未遵循这一原则,仍然采用个体手工作坊的方式开展,教师们各自开展教学,并关注每个教学环节,丹尼尔借用Bates教授的比喻称其为“独行侠”的方式。我们要认真研究开放大学课程教学团队的构成要素、功能作用、建设模式、运行机制及评价体系。有个相关问题是,团队作业本身可能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那么,课程教学团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哪些新的可能性,这些新的可能性的实现路径又是什么? 四是创新实践与学术内涵。教学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一方面要求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实践,另一方面要倡导教学学术,引导和鼓励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和研究教学规律。教师首先是实践者,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所开展的相关研究,体现了教师所开展的教学研究的特征。通常所说的教学学术,或者换种说法,教与学的学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内容维度和方法维度上本来就应该努力呈现出其突出特征。今天有些老师的发言,在一些专门搞研究的学者看来,可能会认为没有太高的学术含量,这又涉及学术评价标准问题了。当前,确实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学科研究,提高教师的学科研究能力和水平。总体而言,学科研究比较迫切或者比较现实的目标,还是要为开放大学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习资源建设以及学生学习支持等方面,提供足够的和有效的学术支撑。实现这样的目标,恐怕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实际上,这也应该是所谓教学型大学在学科研究方面的首要任务。同时,对于教与学的学术应该予以更多重视,这个问题在前几次教师论坛的小结中谈得比较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