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定单模式” 创建一流现代远程开放大学
中国网 时间: 2012-09-18  作者: 刘增辉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责任编辑: 戴维  编辑信箱

  记者: 贵州电大正在全面推行“定单式标准化教学管理模式”的教学改革,这一模式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汤会琳: 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来,经过全体教职工八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西部欠发达地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构建起了具有西部欠发达地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的结束,开放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进入了国民教育体系,这标志着电大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新时期如何“做强做大”电大,创建开放教育品牌,成为我们的新任务;由粗放式的量的扩张走向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新的增长方式;创建区域性一流远程开放大学,成为我们新的奋斗目标;而全面推行“定单式标准化教学管理模式”成为我们深化教学改革的新起点。

  该模式以教学活动中教学资源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重点放在教学过程及与教学过程相关的工作环节上。我们认为,在全省电大系统中,省校和分校、工作站之间的关系如同工厂和车间的关系,工厂向车间发出定单,明确产品的性质、质量标准等,车间必须按定单生产产品,并确保产品质量,而产品就是学生。省校必须以定单形式向分校和工作站规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达到的水平,完成教学工作需要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分校和工作站以定单为工作图纸,把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纳入定单进行。

  记者: 在实践中,“定单式标准化教学管理模式”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汤会琳: 首先,科学制定标准。“标准”是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各个环节应达到的质量水平。“标准”产生的依据是按照我们培养目标的要求,依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规律,参照中央电大教学评估中优秀的标准来制定,对个别难度较大的工作环节,按照良好的标准来制订。“标准”尽可能量化、细化,同时可控,易修复,可操作。标准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标准、教学资源的建设标准、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的管理标准、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标准、考试管理标准、教学支持服务的标准、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标准、对教学、教学管理部门的考核标准、对教师的考核标准。

  其次,依据标准下发工作任务书。任务书分别对具体工作进行量化,形成共计1000分的考评指标系统,下发各个办学单位。

  再次,贵州电大2011年正式推行“定单式标准化教学管理模式”工作平台。定单工作平台主要分为指标管理、计划管理、评分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日志管理、留言管理七大管理模块,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电大省校-分校-教学点三级定单工作平台互通。各个办学层级必须在相应的模块内及时反映教学和教学管理情况,学生、教师、管理人员都可以在相应模块表达自己的学习或工作诉求。

  记者: 定单工作平台有哪些功能?

  汤会琳: 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全面了解和实时监控各个办学层级的教学情况。通过平台的教学动态反馈可及时了解各级电大的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包括面授辅导和各类导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学期各个阶段教学环节的落实等等。

  二是全面了解和实时监控各个办学层级的教学管理情况。通过平台的信息反馈可全面了解各级电大的教学计划、教材的订购和到位情况、教师的基本信息、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情况和学习支持服务开展情况等等。

  三是通过定单工作平台“专人专管、自我监控、逐级监控”的运行和监控机制,实现各级电大教学和教学管理的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协调、自我完善。形成各个办学层级教学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运行程序,使教学管理活动科学有序地进行,形成以教学过程落实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工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创建配套的管理制度。

  记者: 这一模式的推行具有哪些意义?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汤会琳: “定单式标准化教学管理模式”是贵州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经过近10年的实践催生出来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一模式规范了教学管理活动,形成了明晰的、可操作的、较为科学的考核体系,加强了系统的整体性,提升了教学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性、时效性、互补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定单式标准化教学管理模式”的推行,有助于提升贵州电大的教育质量,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办学模式由管理教学型向教学管理型的转变,促进教学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教学过程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形成可控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创建一流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目标。

  “定单式标准化教学管理模式”的工作目标主要由以下方面构成: 研究并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形成各个办学层级教学和教学管理的规范运行程序;形成以教学过程落实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工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创建配套的管理制度;形成各个办学层级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