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习中心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终端建设——青岛广播电视大学讲师邵艺
在“终端制胜: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建设与运行”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网 时间: 2013-09-29  作者: 邵艺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  责任编辑: 文远  编辑信箱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工作重心已从“决胜终端”转变为“战略终端之间的决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它必将成为增强广播电视大学的市场竞争力和向国家开放大学转型的终端战略选择对象。建设企业学习中心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主动利用终端建设整合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和提供优质服务,将有助于提升广播电视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的社会影响力。

  由于企业学习中心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终端是校企合作式的,因此合作型终端是其建设的基本性质。合作应有三个主要原则:

  一是内置性原则,这是合作型终端建设的双方立足点。合作的程度源自于内置的深度,双方要利益分享、风险共担,企业要深入参与人才需求评估、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师资培养、教学实习管理、学生跟踪培养、资源共享等整个教学环节。

  二是多元化原则,这是合作型终端建设的双方结合点。并体现在企业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全过程和多方面。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重视能力培养的多元化,既包括工作实践能力,又囊括终身学习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侧重学员知识构成的多元化,既包括基础知识,又涵盖专业知识;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上,注重实现资源媒体化,既包括丰富的网上资源,也融合企业的先进文化、自建课程、实践经验等;在教学手段上,既不能忽略面授学习,又要推进远程教学的效果,更要凸现实习的成效,在多元化的教学中培养多元化的人才。

  三是制度化原则,这是合作型终端建设的双方保障点。有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加强企业和学校的自律性,规避合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校企合作能够有序、长远地发展。

  教育终端是以服务终端为理念、以学习终端为支撑、以网络终端为基本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组合。因此,在建设企业学习中心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终端时,具体的操作要点包括:

  一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现企业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目标化。这种目标性是终端建设的统摄性要素,是统领和促进合作双方谋求利益、共同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对电大而言,主要是在总结企业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学历教育或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建议方案;企业通过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深度融入人才培养链,不断强化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从而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契合企业,贴近社会。

  二是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企业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远程支持。首先,要尽量开发企业在线学习平台,使整个教学过程如学籍注册、课程选课、形考作业、网上授课、实训实验报告等均能在网上完成交互,实现教学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其次,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增强网络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的导学、促学、助学、督学的能力,建设和开发高标准的实用性的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情境教学等。再次,要建立远程的学习评价体系。一方面,建立网上自测考试系统,使学习者随时随地都能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建立网上跟踪学习评价系统和企业学员数据库,并对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的管理,对学员的学习时间、学习情况等进行随时统计和跟踪,以便及时地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情况,为进一步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和教学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三是以企业资源为切入口,实现企业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优势共享。企业资源可以分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包括企业专门的培训师、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等,特点是直接参与课程实施,对其他资源进行深度加工;物质资源是指企业工作环境、企业仪器设备、实践实习场所等;信息文化资源是指企业自身的培训教材、企业技术标准、操作手册等信息技术资源和内在的文化资源等。首先,引入企业的人力资源。一方面成立企业高管、专业人才等参加的“支持服务指导委员会”,以对专业建设、教学计划、课程构成、教学实践等进行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开展合作,直接聘请企业培训师上讲台、讲实例、作指导、举办专题讲座,在师资上实现共享。其次,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实现教学与岗位环境紧密融通、教学与实践实训环节密切结合,使教学、学习、工作做到“无界化”的合作。再次,开发信息文化资源。一方面要把这部分资源作为课程共建的重要内容,基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适当的开发;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自身考核获取的成绩或者是职业技能证书进行课程替换和学分互换,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总之,企业学习中心的建立,无论是对电大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来说,无疑是终端选择的最好切入点和载体,而企业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终端建设,也将是最合适的立足点和基点。企业教学支持服务作为校企合作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开展企业教育的重要支撑,其建设是否完善、高效和到位,直接影响到校企合作的深度和长效,以及国家开放大学企业学习中心转型的力度和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