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广角 >> 国际资讯 >>正文
2013:国际教育那些过往
中国网 时间: 2014-01-03  作者: 黄金鲁克 张东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 文远  编辑信箱

资料图片

  2013,已然离去;2014,姗姗到来。新年伊始,对2013年那些发生在国际教育的热点归纳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温故知新,继往开来。为此,中国教育报与读者一同回顾2013年国际教育那些过往及其对2014年的启示。 ——编者

   关键词:就业危机

  回顾: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数据,2013年全球失业人口突破两亿,失业率高达6%,一场全球性“就业危机”正席卷全球。“就业危机”背后,是后经济危机时代各国政府提高学校教育效率和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迫切期待。为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及时关注,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教育概览2013》中,其中文版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译和发布。

  近日,《教育概览2013》研讨会暨中文版发布会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举行。经合组织数据显示,日前全球失业率平均为4.8%,而没有接受过中等教育人口的失业率为12.6%。而且,良好的教育能有效弥补工作经验的不足,表现为受教育程度对年轻人就业产生的影响比对年长的成人大得多。

  经合组织教育与技能司研究员艾蒂安·阿尔比瑟(Etienne Albiser)在研讨会上指出,受教育程度高、低人群的工资差距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一步扩大。从长远看,一份高等教育文凭显然会带来回馈。

  启示: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提出,受教育情况对经合组织成员国高等学历人口的就业能力产生显著影响,而经济危机使这种影响变得更为突出。而且,国家对教育的公共投资规模与其能否成功解决青年人失业问题几乎没有联系。因此,关键是各国把这些投资用到了哪里,以及制定了什么样的政策来保障教育更加有效、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教育概览2013》指出,从各国数据和政策经验看,以下政策能有效提高年轻人的就业能力:保证所有年轻人不仅获得良好的基本技能,还能获得“软技能”,即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协商等能力。同时,降低辍学率,保证尽量多的年轻人至少完成高中教育(如有必要也可提供二次受教育机会),并保证中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接轨。此外,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展基于工作的学习,从而将教育与就业联系起来,并提供灵活的高等教育接受渠道。

  关键词:“慕课”

  回顾: “不接受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又称‘慕课’)就是死。”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副校长邓恩·纳特比穆在2013年如此表示并宣称,“大学必须欣然接受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行动,并适应其教学方法,否则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未来”。邓恩·纳特比穆解释称,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把课程免费放到网上,那些不选择这么做的大学就面临被抛在后面、错过开发一条创新并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新途径的风险。

  据了解,全世界几十所排名很高的大学已经签约美国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例如“在线教育平台”及“课程时代”。同时,英国的一些大学也在2013年秋季发起“进攻”,例如“未来学习”教育平台。

  然而,英国开放大学博士凯蒂·约旦主导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研究显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均完成率低于7%。凯蒂的研究课题是“在线学术社会网络”,并专门花时间搜集完成网上免费学习系列课程的信息。到目前为止,她已经追踪完成了29门网络课程的百分比信息。

  启示:有专家认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可能被证明使大学分心、增加投入。从事战略咨询和投资的巴特农集团伙伴安世文·阿索摩表示,该集团对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否有益持“骑墙”态度。“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提高教育的廉价方式,但反过来说,减少了与课程导入相关的收入。”安世文·阿索摩表示,网络课程对于业余或海外学生“触手可及”,“但当你与整个亚洲、一些新兴市场的雇主谈话时,他们不会肯定在线教育的质量。他们还是相信眼见为实的大学。”

  可见,对于“慕课”,平常心就好。

  关键词:高中教育

  回顾:高中定位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成为2013年的全年热点。近日,《超越上海:美国应该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一书作者、美国国家教育与经济中心主任马克·塔克(Marc Tucker)教授应邀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交流访问,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马克·塔克表示,世界上教育体系成功的国家,其高中教育设计一定是优秀的。

  由美国国家教育与经济中心主导的“让每个孩子都优秀”项目已经实施了两年,旨在改变美国高中结构,让每个学生为未来的成功做好准备。马克·塔克认为,学生在高中之外,还需要两年的教育或者培训。因此,他们将试点高中学习分为两阶段,分别为阶段一(年级一和年级二)、阶段二(年级三和年级四),并对阶段一的薄弱学生进行额外集中辅导,让他们能够达到课程要求。达到阶段一考试要求的学生,可以继续留在高中学习,也可以选修与学校合作方——社区学院的课程,还可以在二年级结束时直接转学到社区学院。

  “实践表明,学历水平越高,相对收入也就越高;高中教育似乎是收入增长最大化的入口。”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交流处处长王燕表示,在经合组织成员国,受过高等教育的成人收入比受过高中教育和中等后非高等教育的成人收入高,依次地,受过高中教育和中等后非高等教育的成人收入又比受高中以下教育的成人收入高。在许多国家,高中代表着这样一种教育现状——完成该阶段教育后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训意味着将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

  启示:马克·塔克强调,世界上教育体系成功国家的高中教育系统,尽管具体课程设置并不相同,但都有目标明确且优质的课程大纲。根据大纲,每门课程彼此紧密相连,并呈现过渡关系。而且,每门课程都会有相应的考试对接。考试所考查的不仅是课程内容,而是整个学科到现在的掌握程度以及开始学习下门课程前的准备情况。优质教育体系国家还会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将来自不同家庭和社会背景的学生一视同仁,并把大纲规定的课程教好。

  王燕指出,在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个人在高中后教育方面的投入大幅增长。较高的收入回报有利于保证足够多的人群愿意将时间和金钱投入到教育深造之中。

  关键词:教师地位

  回顾:2013年10月,联合国首份题为《2013全球教师地位指数》的报告为第20个世界教师日献礼,也将教师推到了世界的聚光灯下。

  报告显示,中国受访者最相信学生尊师(75%),土耳其、埃及和新加坡处于高位(46%),均值为27%。在95%的国家,人们认为教师应获得比实际收入更高的薪金(高1%到40%),只有在日本、法国和美国,实际收入高于合理收入(高6%到55%)。21国中至少59%的受访者赞成教师薪资与学生成绩挂钩,均值为75%。至于是否表示强烈赞同,埃及(72%)与瑞士(15%)构成反差。

  “教师工资在正规教育经费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并且对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有着直接影响。”艾蒂安·阿尔比瑟表示,教师工资会影响学生是否就读师范专业,毕业后是否当教师。

  《教育概览2013》指出,在大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教师工资随着教师任教岗位的变化而不同。例如,在比利时、丹麦、芬兰、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波兰和瑞士,15年教龄的高中教师工资比相同教龄的学前教育教师至少高出25%。

  启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者俞可指出,教师地位仍受文化传统制约。最匪夷所思的是,教师地位指数居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土耳其和希腊,教育表现却不尽如意。如果说,文化传统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夺冠力助中国问鼎全球最高指数,那么,这两国取得佳绩全然归功于文化传统。

  同时,教师地位提升亟待政策推动。教师地位指数居高的国家,教师收入处于低位,教师拥有崇高地位无以转化为教师实际利益。报告显示,学生成绩与教师薪金呈正相关。没有国家出现教师工会影响力大而学业成就低的结果。由此断定,无论是薪金的提升,还是工会的强化,均需政策保驾护航。

  关键词:职业教育

  回顾:“在所有工业化国家,家长基本上都越来越相信,学习职业技术没有前途,所以他们鼓励孩子上大学。”马克·塔克告诉记者,目前高等教育学历者已经与职业教育人才完全不对称,这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主席、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主席丹妮丝·阿米欧在2013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表示,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世界35%的雇主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

  然而,德国年轻人失业率一直保持在6%左右。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教授认为,德国在二战后的经济奇迹,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依靠了它的秘密武器——职业教育,而且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从不发达到发达,从贫穷到富裕的必由之路。

  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数据显示,加拿大目前有22%的大学毕业生到职业学院学习。丹妮丝·阿米欧解释称,他们之前觉得大学毕业就万事大吉了,但现在他们认识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从大学“回炉”到职业院校学习。

  启示:丹妮丝·阿米欧认为,为应对社会技能缺乏的挑战,职业院校需要联合起来成为一个社区,并结成联盟,把雇主的需求、个人的求职需求和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雇主帮助教师开发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且,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者必须意识到学生的流动性,其开发课程时不能只考虑一个国家的需求,还必须考虑到全球化趋势。

  马克·塔克建议,在一个正常的劳动力市场里,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都需要,但必须要保持合适的比例。同时,两者的鸿沟应该缩小。在很多国家,如果学生选择了职业教育,就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现在,必须建立一种教育体系,让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实现对接,而不是所有学生都挤着上大学。无论学生选择的是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他未来能在两种教育模式之间转换和流动。此外,很多人认为有了高学历就能有好的前途,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博士通常被认为应该是做研究工作的,但社会只能消化一部分。在新加坡,政府会对专业需求进行预测,从而保证供应于求,但很多其他国家并没有类似的规划,所以容易出现学生供过于求的局面。

  关键词:中国问题

  回顾:中国教育是国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成就显著,问题亦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夏维明博士和尤锐教授等表示,中国重视教育决策带来的人才优势,在上世纪中期经济迟缓年代没能充分显现,但其人力资本优势,实际上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打下了扎实基础。然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讲师、中国普教研究专家奥娜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方式存在着官本位、大锅饭、追逐利润、行政干预等弊病,这容易埋没优秀人才,浪费科研精力。

  “中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而且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学校与美国学校组织形式不同,中国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学,共同进步。”马克·塔克强调,中国在数学教学上要比美国做得更好,而这一切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系。中国学生缺乏开拓性、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很大程度上由于美国教育以学生个体为对象,并采取放权管理的方式,在实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引致体系的混乱,中国则更针对学校,在实现了体系有序的同时制约了人才创造力的发展。

  启示:奥娜强调,教育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远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需要坚定的战略眼光。中国应适时探讨和借鉴西方国家“大学自治”的做法,把大学打造成真正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

  马克·塔克表示,教学实践中应将中国和美国两种政策取向更好地兼容。同时,中国迫切需要将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上海教育经验分享到教育欠发达地区。而且,由于中国富裕家庭越来越多,他们能够提供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而这要求学校更努力地弥补学生之间的差距。为此,中国教育需要将目光投入教育表现欠佳的学校和学生,给予更多的资金、师资和资源支持,并更精心地组织课程。

  关键词:PISA

  近日,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2012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评结果报告》,上海蝉联PISA第一名,而PISA一时成为国际和国内热议的话题。提到PISA,就不得不提芬兰,因为历届PISA测评结果显示,芬兰学生最具有竞争力。这个不给学生打分,不让学生留级,不给学生排名次,不硬性规定功课,没有课外补习班的芬兰,如何培养出最具竞争力的学生?日前,芬兰教育与科技部部长克丽斯塔·基乌鲁(Krista Kiuru)在北京访问并接受了中国教育报记者的专访。

  芬兰教育与科技部部长克丽斯塔·基乌鲁——

  信任成就世界一流教育

  信任是芬兰教育公平和高质量的基础

  记者:据了解,芬兰教育中的一个基本信条是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您认为芬兰教育促进公平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克丽斯塔·基乌鲁:在芬兰教育中,所有事情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优质的教育,就应该给教育者充分的信任与自由。如果一个工作设定了各种条条框框并加以限制,就打击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工作者们的创造和探索激情也就随之受挫。高度的教育自主权使教师在芬兰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受尊敬、受欢迎的职业,每年吸引着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信任,尤其是对教师的足够信任。那么,芬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

  克丽斯塔·基乌鲁:教师们参考国家课程框架来教育不同阶段的学生。但国家课程框架仅仅是指导性的,更多地需要教师发挥自主能动性,通过自己的设计、创意、激情去按照自己的方式教育学生。

  对教师的高度信任基于芬兰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芬兰,大学的教育专业相当于中国的师范专业。但芬兰教育专业的录取率仅约10%,因为有很多年轻人申请这一专业。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从中选拔出足够优秀的教师后备人才。经过多年的教育和训练,这些学生取得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后,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教师。

  合理的教育管理体系比高投入更加重要

  记者: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芬兰的教育投入在什么水平?您认为政府的教育投入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

  克丽斯塔·基乌鲁:政府教育投入的多少与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高投入并不意味着就能打造出高水平的教育,而一些教育投入不高的国家也能拥有优质的教育。芬兰恰恰属于后者。它合理的教育管理体系比教育投入起到了更加关键的作用。

  其中,对教师的尊重和对教师专业的投入是最有效,也是最有价值的。因为,教师正确、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例如,由于受到不同家庭背景或学前教育的影响,刚入学的孩子在学习、生活能力方面都有不同。但芬兰的基础教育就是要鼓励所有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发展潜质。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保证他们有平等的机会接受好的教育,而且还要保证他们每一个个体在教育中受到公平的对待。

  记者:据了解,芬兰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没有正式的考试?那么学校的测评如何进行?

  克丽斯塔·基乌鲁:高中毕业时,学生需要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在此之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会组织常规测验。但在小学阶段,学生考试的结果不是分数,也不是A、B、C等级,而是来自教师的测验报告卡。报告卡内容非常详细,教师会在上面写出学生在哪些方面表现优异,但是在哪些具体问题上需要加强训练,从哪些方面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和天赋等。

  当一个7岁的孩子步入校门的时候,你无法知道谁会成为将来的数学家,谁会成为将来的总统。因此,芬兰教育认为,较小年龄的孩子不需要太多的竞争和压力,而是要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多去进行尝试,发现自己的优点。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本性和思维方式。学校和教师必须保护好孩子们的潜质。

  教育是打造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石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努力?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克丽斯塔·基乌鲁: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发展非常值得肯定。特别是上海教育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的结果,让我们相信上海和中国其他一些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优于芬兰。所以,我们期待与像中国上海这样教育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进行更加具体和深层的讨论。

  如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企业搬到中国。这里已经成为世界的大工厂。不久的将来,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企业的研发重地,那时中国不仅需要更多的研发人才,高端人才,也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所以,我认为,中国目前不仅要重视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更要注重普通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大的教育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