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MOOC:颠覆与创新? >> 主题演讲 >>正文
MOOC环境下虚拟学习社区的管理和支持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张魁元在“MOOC:颠覆与创新?”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网 时间: 2014-01-21  作者: 张魁元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  责任编辑: 文远  编辑信箱

  当前Mooc运动风起云涌,我们不禁要想, MOOC运动会不会也有波峰、也有低谷?如果有这种可能,我们要如何来避免低谷的出现?如何能够让MOOC运动有一个相对较长的稳定期并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 比较OCW和MOOC,我们不难发现,MOOC有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即在单一提供资源的基础上还同时提供了服务,例如课程认证、学习辅导等,正是这些服务赋予了静态的课程一种新的生命力。所以,提供服务是保证其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要素,是开放资源运动可持续运行机制的重要一环。

  中国的成人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方面有很多自身的特点。针对这样的学习者群体,现有MOOC模式提供的服务是否充足?国外行得通的MOOC模式进入到中国后是否能顺利本土化?

  要解决这些问题,在MOOC大环境下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就是提供一个类似于国外开放软件社区一样的虚拟学习社区。这个学习社区可能不单单针对于一个课程,还可能针对一类课程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服务,如讨论、答疑、合作学习等等。现有的Mooc平台虽然提供了讨论互动功能,但提供了技术平台并不意味着就提供了服务,因为我们不能保证学习者是否充分使用了平台,使用的过程中是否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服务不单单是一个平台,社区也不仅仅是一个论坛,依靠社区提供完善的学习服务需要一整套的机制和流程,保障社区有效的运转,保证学习者切实得到学习服务的支持。

  那么,如何让学习社区中的参与者静下心来沉入到社区的建设和活动过程中去呢?这就需要有一个相对比较规范的虚拟社区管理团队,基于一定的管理范式或组织架构使社区有效运营。MOOC相较之其他网络课程更具有名校和名课效应,这使得MOOC更容易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到学习社区的建设、管理和运行中去。当然这只是成功的一个因素,要想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的成功还需要依赖各种配套机制的建立。

  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一旦课程有效运行起来,就可能吸引比较庞大的参与学习的群体。因此,这时为了保障社区的有效运行,我们就需要更多的管理者和促学者参与其中。这些人员不全是教育机构聘请或者雇佣的,更多的是分散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他们隶属于不同学校、公司或组织,白天正常工作,晚间参与到社区的运行和管理中来,通过各种通讯工具联络沟通和协同工作。这些特点让这一个社区的团队或组织成为一个有别于以往的虚拟团队。

  在虚拟团队的管理和运作中,也会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关系。我们通过对这种团队关系的研究会发现,一个核心的参与者——我们暂且称之为领导,他的活跃程度能够对整个团队的活跃程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我们通过对核心人物的行为和组织策略进行研究就可以形成一套可以推广的管理范式,通过这种范式就可以快速培养出大量的同类型角色,继而建立起更为广泛和多样的社区组织。

  从我们的研究当中可以发现,学习周期开始的阶段里,组织者需要更多更丰富的行为带动社区活跃,保障助学者更快熟悉和适应工作,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服务;但是随着学习周期的前进,活动的频次会逐渐减少,这是因为在前期通过大量的引导和支持行为,助学者已经形成了逐步熟悉和适应了工作,不需要重复的指导行为,组织者更倾向于去维持良好的社区氛围和人员关系。

  另外,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还可以发现,在社区的运行过程中,组织者实施基于任务的行为和基于关系的行为是同样重要的,这说明一个社区的有效运行不单单是为了完成工作,同时也需要去不断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和维系良好的人员关系。

  在媒介工具的选择使用上,社区组织者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社区论坛和即时通讯工具这三种媒介来快速的组织起大规模的学习社区的。其中工作论坛的渠道更多的是用于开展工作、完成任务;而基于及时通讯工具的渠道则兼顾开展工作和维系关系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发现,社区中自下而上的沟通行为更倾向于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快速沟通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而自上而下的大范围沟通行为更多的是采用工作论坛的形式。

  此外,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除了这些核心角色之外,广泛分布的参与者中也存在一些角色会对核心组织者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比如协同组织者解答提问和调节矛盾等等。如果能够很好的引导这样的行为,将对社区的运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