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MOOC:颠覆与创新? >> 主题演讲 >>正文
从实践中摸索MOOC本土化的规律和运行模式——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冯雪松在“MOOC:颠覆与创新?”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网 时间: 2014-01-21  作者: 冯雪松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  责任编辑: 文远  编辑信箱
  作为北京大学网络开放课建设工作组的主要成员,我主要从操作性的层面来介绍我们的做法,也希望借此分享我们在实践当中摸索的MOOC本土化的规律和运行模式。

  首先介绍我们建设的初衷。北大为什么要做MOOC?一是因为北大有一批优秀老师以这种境界为理想,想让自己的传道授业影响最广泛的人群,希望学校支持他们的理想。二是因为北京大学也认为让全国广大学子有机会分享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MOOC是一个重大机遇。三是因为,我们也认为MOOC相关的教学方式对我们提高校园教学质量和效益,奠定在未来全球化高等教育竞争中地位,都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更希望借MOOC改进我们自身的教学,这其中,教师的积极性和学校的积极性并存。

  我们现在有11门课程上线,在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三个平台都开课了,涉及7个学院,包含人文的、自然科学和信息科学学科,这些课程有的是通选课,有的是专业课。10月11号统计显示已有近3.9万名注册用户。

  开设MOOC的这些课在校内主要分两种形式来上。第一种形式是开设MOOC的老师在校内有可能还讲课,这会让学生有一种临场感,但学生也需要同步参与网上的讨论和完成练习,这适用于校内选课人数比较多的课程。第二种形式是有一些老师在校内不讲课,课堂时间用于复习重点和讨论,这要求学生进入课堂之前看视频、做作业,这更像我们所说的翻转课堂的形式,更适合一些选课人数比较少的专业课。这样的组织形式不仅督促了学生课前的自学,也可以使得课堂上讨论更有针对性。另外,关于MOOC的成绩,本校学生的课程成绩还是强调身份认定,所以需要在教务系统上选课;过程中的讨论表现、作业、考试安排和其他的一些附加要求都是需要的。学生通过所有的考核,包括线下正式考试之后,可以得到学分和证书。外校的学生和本校未在教务系统选课的学生完成全部作业和测验达到结业水平可以得到证书。

  这整个工作流程也是通过跟老师的磨合而得来的。我们有几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一种是教师自己单干的模式,这种多是技术能力比较强的老师,从视频拍摄到后期、习题准备、平台上传、甚至包括连宣传视频都是老师自己做。一种是教师及助教合作的模式,助教的能力会比较强,要参与很多制作工作,同时教师对于MOOC的理解也比较深刻,能够较好地设计课程内容。第三种是教师、教育技术人员加助教的模式,教育技术人员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并且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帮助进行拍摄和后期。最后一种模式是课程视频、教育技术人员、助教加教师审核,这种基本上是采用以往的随堂录像,由助教和教学设计人员按照MOOC的形式和要求重新整理课程,根据知识点进行时间点的划分,技术人员进行后期处理,老师最后进行审核。

  从传统课程转化到MOOC,其中有几个关键点。关键点之一是面对面的授课转变成一些10分钟左右能讲完的根据知识点组织的视频片段,并且加一些引导。关键点之二是原先的教材加课件根据重新设计的视频,进行内容分解并添加一些扩展资源,作业以前可能就是一些主观题,现在需要有一些客观题,并且要有相应的评分标准。原先课下答疑在线上变成了多人互动的论坛。MOOC之所以成功,其大规模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多人的互动正是吸引人的地方。其实像MOOC所应用的一些技术手段,比如流媒体、云计算、大数据,都不是全新的事物,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比如以学生为中心、微视频、论坛、客观问题反馈等等我们也都熟悉了。但正是这些小的元素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巨大的力量,使得MOOC比较有影响,扩展比较快。说到底,MOOC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基于技术的精细化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