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广角 >> 国际资讯 >>正文
“学分银行”:将韩国终身教育进行到底
中国网 时间: 2014-03-12  作者: 张雷生 孙敏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 文远  编辑信箱

  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新型教学管理系统,“学分银行制”在韩国已经实施了十余年。图片来源: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网站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教育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实施“学分银行制”的国家,韩国的“学分银行制”借鉴了银行运行体制,存储学分,汇兑学历和证书,并已经实施了十余年,可谓经验与教训并存。因此,值得国内参考和借鉴。 ——编者

  目前,在韩国,很多国会议员、企业总裁和大学教授“赶时髦”,都会选择“学分银行”(Credit Bank System,CBS)进行学习深造,但他们并非为获取学位,而是纯粹为了“充电”。“学分银行”是一种借鉴了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通过在大学或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学习课程,或是通过国家学分认证考试等多种形式获得学分,将这些学分存入个人在学分管理系统注册的账户中,累积达到一定数量,最终获取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一种学分管理方式。作为一种开放式新型教学管理系统,“学分银行制”在韩国已经实施了十余年。

  非正式教育机构通过正式评估才能成为“学分银行”学校

  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于1996年2月提出了“学分银行制”具体实施方案,并开展试点运营。随后,韩国学分银行注册人数、课程种类和数量都在逐年迅猛增加。据韩国教育开发院和韩国平生教育振兴院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8月底,韩国学分银行制系统包括218个专业、6112个教学科目、567个评价认证机构的27019门课程,登录注册人员高达130206人,毕业生人数为69773人。

  迄今为止,韩国所有大学(包括本专科)都设有终身教育院,一方面为补充在校学生正规课程所不足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向非在校学生的普通人授课。主要开设课程包括学生日后需要而正规课程中没有安排的,以及在升学或者就业时非常需要的课程等,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学分之后,不仅通过国家考试可以获得该方面的资格证,还可以获得该方面以大学校长名义或者政府名义签发的学位,授课方式是线上线下结合。韩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终身学习体系,除了学分银行之外,还包括学习账户制、学习型城市、大学学历的自学检定和成人基本教育的贯彻等。从社会需求看,单一的学分银行制也并非人人适用。选择这种学习方式的人主要是为了获得某方面的资格证,或者为了提高自己。

  标准化课程是“学分银行”的核心,指为每一个学科量身定做的总教学计划,具体阐述了教学目的,课程及总课程、主课程、选修课程的必修学分,学士学位获取要求以及评分和教学质量控制等。标准化课程是在有关专家的协助下,由韩国人力资源开发部和教育发展委员会联合制定,并根据社会变化、学术和技术发展、师生要求等每年更新。它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另一方面又详细描述了多种可能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目的,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学分银行”管理机构是设在韩国教育开发院的终身教育中心,而附属在大学或大专的终身学习中心是具有授予学分资格的教育机构主体。运营“学分银行制”需要很多机构合作,例如韩国教育人力资源开发部,韩国教育开发院,市、道教育厅以及被“学分银行”认定资格的教育机构。

  按照韩国《学分认证条例》的规定,可设认证课程的各类学校有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或由终身教育法案批准的私人教育机构、职业教育和培训法案批准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高级技术培训学校或相关部门的专修学校、具备成人继续教育功能的大众传媒机构、与大学或职业培训中心挂钩的企业等。其中,非正式教育机构必须经过正式评估,其依据主要是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等。具体而言,包括有一定数量具备特定资质的教师,每位教师的周教学工作量不低于18小时;生均教室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上,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和图书馆等附加设施;开设的课程必须符合韩国教育开发院和课程评价院所规定的标准化课程要求等。非正式教育机构只有通过评估确认合格,才能成为“学分银行”承认的可提供教学计划和课程的学校。

  将学分存入“学分银行”并非将钱存入银行那么简单

  据了解,取得“学分银行”的学分有以下途径:一是在大学进修的课程;二是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的课程;三是为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所参加的培训课程;四是在成人学校或社区学院进修的课程;五是一些读完两年大学后退学学生所修的课程。最后一类人群如果以后想获得学位,可以选择两条途径:一是将所修完的70个学分存入“学分银行”(韩国大学一般两年要修满80学分,四年修满140学分,才能取得学士学位),再利用“学分银行”制度积累学分,加上存在“学分银行”的学分;二是可以重新申请入学以完成学业,但在时间上有规定。

  在获取学分的方法上,“学分银行”管理条例有明确规定。为保证学习者的学分取得有一定时限,保证“学分银行”制度的学习效果,每人每年所获得的学分不能超过42学分,超过部分则应作为下一年度的学分存入“学分银行”。同时,为保证学习者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保证“学分银行”制度的学习质量,规定每一门课程的成绩必须达到C(70分)以上,才能获得学分,而69分以下的课程不能获得学分。此外,规定一定数量的学分必须在正规大学或教育部承认的培训机构获取,才能申请学位。而且,不同类型课程所获得的学分要有一定比例。课程类型主要包括一般文化类课程、专业类课程、选修类课程和其他类型课程等。这些要求保证了学习者知识掌握的全面性,使利用“学分银行”获取的学位也能保证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学习者要将所修学分存入“学分银行”,并不像我们将钱存入银行那么简单。当学习者修完课程后,所获得的学分必须通过相关机构的认证才有效。为了实行“学分银行”制度,韩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在程序上,学习者要想将学分存入“学分银行”,先填写两份表格(报名表和学分认证申请表),分别交给韩国教育发展研究院和地方教育局备案之后,就可以开始累计学分。此后,学习者就可以不断地将自己所获得的学分存入“学分银行”,直至存满申请相关学位的学分,取出用于学位申请。

  “学分银行”没有存期限制,“零存整取”直至终身,为学习者的终身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当学分存到一定数量时,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这4个月份可以向“学分银行”申请相应的学位,并选择学位的名称。学分的累积可以通过选修“学分银行”认定机构提供的课程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参加大学或大专提供的业余课程来进行,还可以把先前的学习成绩、证书等拿来转换学分。按照规定,两年制准学士学位80学分,三年制准学士学位120学分,学士学位140学分。在学分累计达到相应标准后,学生可以填写学位申请表,上交韩国教育开发院或者省教育办公室。经教育开发院核实该教育机构的有效资格,证明学分的有效性,学生们就能够从韩国教育部或者相关大学拿到学位。

  目前,韩国“学分银行”所提供的学位包括3种:四年制学士学位、三年制副学士学位、两年制副学士学位。不同学位要求的学分也不一样。四年制学士学位要求140学分,其中公共课30学分,专业课60学分,其他课程50学分。三年制副学士学位(专科毕业)要求120学分,其中公共课21学分,专业课54学分,其他课程45学分。两年制副学士学位(专科毕业)要求80学分,其中公共课15学分,专业课45学分,其他课程20学分。不管申请哪一种学位,都必须有18学分是在正规大学或韩国教育部承认的培训机构获得。利用“学分银行”获得学士学位无须写毕业论文。

  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成为“学分银行”未来发展瓶颈

  总体而言,韩国“学分银行制”的成功经验包括4个方面。首先是法律保证。韩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颁布了《终身教育法》的国家之一,此外《学分认证法》至今也已修订十多次。其次是信息保障。韩国在信息网络方面非常发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再其次是经费保障。经费来源主要是报名费、非正规教育机构的认证费以及国家拨款。最后是行政管理体系。在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的带领下,韩国终身教育振兴院负责具体的计划运营工作,还有市、道教育厅,可以接受学生的申请及其他相关工作。而且,还有580多家可以开设“学分银行”相关课程的机构。

  虽然有效地拓宽了高等教育途径,但韩国“学分银行”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第一,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据调查显示,26.2%的韩国人认为学分银行毕业生相当于地方大学毕业生,而有34.3%的人觉得“学分银行”学士的水平只介于高中毕业生和两年大专毕业生之间。研究还发现,想用“学分银行”学位找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同时,“学分银行”只有学位,如果想拿到学历的话非常难,必须在正规大学修满85学分以上,这与在正规大学学习获得学历所需的费用和时间相差无几,而且“学分银行”只有学士学位申请,没有硕士以上学位。

  第二,由于近年来适龄入学人口逐渐减少,韩国近些年面临老龄化、少子化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学分银行制”报名者在慢慢萎缩。韩国2010年的高中生平均升学率是87.9%,职业高中入学率是76.5%。生源的降低是报名者少的主要原因,使得“学分银行”在生源问题上很难竞争过普通高等院校。

  第三,课程和专业设置也存在难处。由韩国教育人力资源开发部制定的标准课程太固定,以至于无法满足各种教育机构的教学特色,无法照顾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很多学生把“学分银行”看作是升迁或者满足工作需要的一种捷径,而且学费低、时间短,这与韩国政府一开始推行“学分银行制”的初衷相违背。此外,如何把标准课程灵活化,以适应学生和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如何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张雷生 韩国延世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链接】

  学分互认:“慕课”发展新机遇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如果说“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MOOCs)发展的开篇是在美国书写的,那么它的下一个重大进展很可能会发生在欧洲。文章做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将为在线学习与学历学位之间建立直接联系。

  欧洲学分互认体系原本旨在为欧洲诸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之间建立连接的桥梁,进而确保各国高等教育标准相当。在该体系下,学生可在已批准的《里斯本认证公约》53国中将自己已修得学分转换成相应国家的同等学分。德国名为“Iversity”的“慕课”平台联合创始人克鲁伯表示,欧洲学分互认体系为学分互认提供了法律依据,一旦欧洲大学开始向学生在线完成的学业授予学分,这些学分就能在欧洲各国得到承认。这一点将把欧洲与美国区别开来,因为美国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学分转换机制。

  相较于美国可能会扼杀学分转换的自治大学系统,克鲁伯预期,欧洲学分互认体系将在欧洲大学之中创造出学分联盟。“慕课”的公开透明,以及各大学对各自在线课程质量的自我管控,将为大学互认在线学分创造条件。(孙敏 中国驻英国使馆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