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广角 >> 国内资讯 >>正文
中国高校的MOOC答卷
中国网 时间: 2014-09-15  作者: 刘增辉  宫玉玲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资讯)  责任编辑: 文远  编辑信箱
1

  一年来,MOOC在中国从阵阵涟漪变成澎湃巨浪,一年中,很多高校都在匆匆赶路,希望追上这股浪潮。这是继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后,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次大规模普及和行动。在不断的争议声中,以几与世界同步的行动,我国高校给出了中国MOOC的第一份答卷。

  我国高校已确立了一致的目标:创立中国MOOC品牌,决心以MOOC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投身并参与MOOC竞争,探寻MOOC的运营模式。在MOOC带来的重大发展契机中,高校将决定中国MOOC向何处去。

  “有关电路的所有应用,都是在100多年前由外国科学家发明并传入中国的。现在,我们能够借助Internet,向全世界反向传播这个知识,这应该是一件骄傲的事情。”

  6月19日,在2014中国大学MOOC发展论坛上,于歆杰发表了演讲。他是清华大学推出的第一位MOOC名师,他主讲的《电路原理》,有3万多名学生,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演讲结束后,一个接一个的提问,使这位热爱美食,“矢志成为清华大学做馅饼水平最高的教授”,一时无法谢幕。

  台下是300多名参会者,他们来自普通高校、军队院校、网院、电大、职业院校,其中,来自普通高校的参会者占到一半以上。

  一年来,MOOC在中国从阵阵涟漪变成澎湃巨浪,一年中,很多高校都在匆匆赶路,希望追上这股浪潮。而这次大会,则为先行者们提供了一个歇脚的凉亭,使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对来路从容打量。

  这是继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后,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次大规模普及。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更多的具有民间色彩,是高校的主动参与。宽松的环境,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激情,使他们在不断的争议声中,以几与世界同步的行动,给出了中国高校MOOC的第一份答卷。

  一个显而易见的场景是,MOOC 在中国已成雁阵之势:头雁是京、沪、深高校,随之跟进的是其他院校、中小学和企业,而且,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在汇入雁阵之中。

  一致的目标:创立中国品牌

  雁阵态势的形成,源于三地大学的迅速行动,也因为三个城市不同的特点:北京是政治中心,大学的作为常常被视为一种风向标;上海是东部经济中心,大学的每一步动作都对全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高校产生辐射效应;深圳一向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大学的动作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

  这使三地的大学MOOC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平台建设上,清华搭建了自己的平台——学堂在线。北大、浙大、南京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哈工大、中农大等9所高校加入了这个平台。

  “校领导当时就决定要做一个中国自己的品牌。”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孙茂松表示,国外平台当然很好,但我们要建自己的高速公路,也要跑自己的车。“我们不叫清华学堂,而叫学堂在线,目的就是要打造全球首屈一指的中文MOOC平台,全面服务于中国的教育。”

  上海交大平台称之为好大学在线。“很多国外公司问,你们为什么要建设自己平台,我们给你们搞一个专属区就可以了。”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说:“我们认为,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我相信教育部也不会同意让全中国的学生都到国外平台上去学习,我们要打造一个为海内外大学提供优质MOOC教学的平台。”

  深圳大学则特立独行——租用平台。“美国的blacboard愿免费提供MOOC平台给我们。”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有开放思维。社会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对平台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也不是哪一家平台能够垄断的。不管怎样的平台,都不妨碍我们建立自己的品牌。”

  三地高校都已开展了广泛的实践。北京大学网络课程建设工作组成员何山介绍,北大的目标是在5年内开出100门左右的课程。迄今,北大已经在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三个平台上推出了15门课程,内容涉及世界文化地理、艺术、化学、计算机等多个方面,其中10门课程已经结业。

  上海交大已推出《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和《数学之旅》两门课程,选课学生来自全球各大洲总计21000多人。

  他们正在探索基于MOOC的沪西南高校优质课程共享机制,19所高校将把特色课程开设成MOOC放在好大学平台上,实现跨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上海交大希望,探索的结果能对全国具有示范性意义。

  深圳大学则着眼于最大的高校群体——占全国比例高达95%的地方高校,成立了由56所地方高校组成的UOOC(优课)联盟,以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建立学分互认机制。目标是在三年内组织200所以上的地方大学,为400万学生提供1000门以上的优质课程。

  李清泉表示:“坦率地讲,世界的乃至国内的一流大学,更多的是希望通过MOOC把自己的优质资源通过免费的方式向社会开放,来提高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甚至推广自己的价值观。而我们不同,我们是希望从在校生入手,通过MOOC实实在在地提升国内高校在校生的教育质量,并探索可持续发展方式。”

  一个答案:MOOC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MOOC究竟会对高等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个问题一直有不同看法。当一位院士知道李清泉要来京参加这个论坛时,说了一句:“MOOC?瞎扯淡吧!”

  实践者们需要对很多问题作出回答,其中一个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是,MOOC能否提高校内教学质量?

  北京大学就此进行了对比研究。他们专门在校内组织了500名学生参加一门MOOC 课程学习,并与另一批按传统教学方法学习的学生做了对比,结论是成绩比后者提高10分左右。

  香港科技大学在线学习工作小组主席庞鼎全也做了一个实验。他将学习《计算机程式入门》的学生分成两个班,一个在线上,一个在线下。实验表明,参与翻转课堂的学生成绩平均比线下学生高出10分。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MOOC是符合人性的行为。”果壳网CEO姬十三认为,人从一出生就有一些基本原始的渴望:渴望进步,渴望天空,渴望学习,而MOOC通过各种手段打破了僵化的课堂,激发出了人类的本能。

  “研究已经证明,MOOC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黄震表示,MOOC的特点是微课程加小测验,它充分利用了动画、视频、PPT等手段,使整个授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使教学更加游戏化碎片化,深入浅出,使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最重要的是它引发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他说,传统的课堂是老师在课堂上课,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到寝室或家里做作业,而MOOC采取了全新的教育方式——翻转课堂,课堂成了老师与学生深度的知识探索、思辨互动的场所,这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这使以老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灌输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成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这种个性化教学模式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孙茂松表示,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研究MOOC 的教学规律,这也是清华为什么坚持构建自主平台的原因。

  他说,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行为判断MOOC课程中的任何一个单元。对课程难易程度如何、学生接受程度怎样,都可以进行定量评判。反过来,根据这种定量评判,可以对学生的情况做出某些判断,比如,学生是否勤奋、天资如何、基础怎样,都可以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对于学校来说,也能够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和研究,总结提炼教育规律,把研究结果应用到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等育人环节中去。

  在推广MOOC的过程中,很多人反对的理由是在线学习会减少传统教学中那种师生互动。对此,何山指出,除了翻转课堂,还有论坛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在网上提交作业时得到的及时反馈等,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互动,也使老师可以直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相对于传统课堂,互动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加丰富。

  “当前对MOOC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到现在很多人还认为,MOOC不就是网络视频课程吗?这是错误的。”黄震强调,MOOC完全不同于原来意义的上的E-Learning、远程教育或者网络教育,完全不同于前一段时间疯传的网络共享公开课。MOOC是将分布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同样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学生,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一种大规模的虚拟教室。而且,随着MOOC的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育将成为未来的教育模式。

1

  6月18-19日,2014中国大学MOOC发展论坛在京召开。300多名参会者来自普通高校、军队院校、网院、电大、职业院校,其中,来自普通高校的参会者占到一半以上。

  一个抉择:积极投身参与变革

  MOOC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模式的改变,它还将给大学带来更多的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认为,最重要的变化是,未来大学的功能将是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大学也将成为研究院、考试院。

  在于歆杰看来,MOOC把全球高校放在了一个平台上,是人才竞争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利用国际化的平台,‘有理、有利、有节’地说出自己对中国乃至对世界的观点,毫无疑问,我们将在世界最顶尖人才的竞争中失去话语权。”

  与会者从互联网对各行各业“深耕”所产生的颠覆性变化,看到了大学面临的危机。黄震表示,京东、淘宝、一号店的出现,正在颠覆传统的商业;支付宝、余额宝的出现正在颠覆传统的银行业、金融业。“MOOC也是如此,它是一场革命,它正在改变几千年来的教育模式。如果我们不改革,很可能会沦落为一流大学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MOOC课程的受众是互联网一代,而现在是我们这些40岁到60岁的人来讨论18岁到25岁年轻人的问题。要知道,我们和他们是两代人的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放下身段,从这些年轻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这样一些疑问就会很快打消。”李清泉说,当前的MOOC课程缺乏强制性,而MOOC与国民教育的学分、文凭一旦结合,将到达一个临界点,高等教育将由此引发革命性变革。

  何山认为,MOOC将会改变整个全球高等教育的生态。现在的变革只是刚刚开始,但发展将是指数型的,实质效应在5到10年里展现。

  相对而言,这场变革对211、985大学来说,危机的到来并不迫切,其对手在遥远的彼岸,最容易受到冲击的是二、三类院校也就是地方高校。

  对此,黄震表示,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学校包括专科学校,都能够在MOOC发展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所学校,定位不同,面对的对象也不同,同样一门课程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每一所学校也都能够开出最能体现学校特色和价值的课程。应该说,MOOC对地方高校具有更大的价值。

  这其实也是深圳大学发起UOOC联盟的目的所在,也是地方高校对潜在危机的回应。“我们单个地方高校势单力薄甚至很弱,但是,如果我们把地方高校的所有优质资源集中起来,我们绝不比别人差,甚至还会超过别人。希望地方高校尽快加入我们,搭上MOOC这班顺风车,要知道,我们是免费的。”李清泉说。

  在大学里,最先感受到寒意的是教师。过来人国际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张有明对一件事印象深刻。在一次会议上,几位嘉宾的发言刚结束,一位老师立刻站起来说:“你们天天讲MOOC,天天讲革命,那请问我会不会失业?”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于歆杰从自己授课的体验出发,说明MOOC并不是来抢教师饭碗的。对于新事物,教师首先应该接受,如果能进一步熟练运用MOOC进行教学,将使饭碗更加稳固。“在清华,初期做MOOC 的教师是没有任何经济收益的,不过这对于有理想主义情怀的教师来说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意识到,MOOC 对于改变整个高等教育的形态值得一试。”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邹景平学过多门MOOC课程,在她看来,中外MOO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的教学思维。要做好、讲好一门课程,国内的教师应该改变那种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姿态,要保持一个谦虚的心,从心底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MOOC对教师职业肯定是有影响,但新技术的出现只能使生活更美好。”李志民举例,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有三千万农民,到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只有30万农民,其他的人并没有失业,而是找到了更好的工作。电商的到来是如此,MOOC的到来也是如此。

  MOOC也对高校的网院带来了冲击。对网院而言,虽然在继续教育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网络教育开展多年不温不火,而MOOC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内,却很快火了起来?

  一位院长坦率地说,一个原因在于,我们忘记了时代在变化,忘记了谁在评价教育、谁在认可教育,还在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来看待现在年轻人的学习。

  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杜晓成表示,MOOC带来的一个好处是,大学终于开始正视网络教育,使网络教育走上了前台。MOOC 给网院带来的启发是,应该恢复网络教育的本来面目,不应是一种办学层次,而应是一种学习手段;网络教育资源应该向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全社会成员开放;在MOOC建设上,网院应把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参与进去,已经成为网院院长们的共同愿望。“虽然网院处于比较边缘化的状态,但是在MOOC时代,我们有自己的力量,有自己的资本,有自己的实力站在时代的前沿,我们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陶正苏说,网院一定要按照MOOC的理念,进行教学的改造。其中,互动、碎片化理念尤其值得吸取和研究。“如果我们不改进,就只能被MOOC大潮所淘汰。”

  他透露,学院和一个大型企业的合作洽谈即将达成,双方将联合建设一个MOOC基地来改造网络教育系统,该项目的投资将达到几千万数量级。

  “MOOC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风景无限的天窗。但遗憾的是,重点高校专门从事网络教育的68所网院的声音还显得太弱。”陕西师大远程教育学院院长张举范呼吁:“我们要行动起来,用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加入到MOOC浪潮中去,在引领和服务校内的传统教学改革中实现网络学院的转型发展。”

  一个难题:探寻并期待成功的商业模式

  MOOC是需要烧钱的,不管清华还是上海交大,为了打造MOOC,其投资都是千万级的。而清华有一门示范课程的投入达到了五六十万元,仅片花就花了几万元。显然,仅仅靠政府财政支持,MOOC很难一直走下去。

  李清泉算了一笔账:U00C联盟要制作1000门课程,按照每门课程20万元计算,需要两个亿。“如果有谁给我两个亿,我很快就能做出中国最好的MOOC,可钱从哪里来?我们得去找。”

  “现在的关键不是平台技术,而是商业模式如何运作,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没有可持续的商业运营模式,MOOC将无以为继。”李志民把希望寄托于社会资本的投入,“国外MOOC能够迅猛发展,是因为有大量风险基金和慈善基金进入。而在中国,由于大公司比如网易、新浪的介入,才使公开课、幸福课在老百姓中产生了巨大效应。所以,MOOC 要发展,一定是由资本力量推动的。资本是贪婪的,当资本进入时,就会改变高等教育的形态。”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但这个模式绝对不是来自于教育部,因为互联网永远不是政府可以主导的,它一定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市场化的商业模式。”李清泉对此信心满满,“我们希望,借助于深圳这个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市场化氛围,来探索出一个适合MOOC在中国发展的途径。深圳大学培养了马化腾,我们也希望在MOOC发展中,能够有下一个‘马化腾’出现。”

  不过,对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姬十三认为,当一个平台上聚集了大批的对优质教育资源感兴趣,同时又愿意花那么多时间的用户的时候,商业模式就会有很多可能性。“但是互联网的玩法,就是前三年完全不想这件事情。”

  “MOOC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把学生扒光了。” 过来人国际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王迈表示,大数据技术记录了学生所有行为,这些数据不但对教师,对企业也是一个百宝箱。现在还没有商业模式,大多数服务也都是免费的,但是,当所有内容都搭建好,所有数据都呈现之后,一定会有商业模式出来。

  一个契机:中国MOOC应向何处去?

  MOOC的到来源于技术的推动,而技术仍在推波助澜。在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张铁道对《地平线报告》的解读中,未来5年,学习分析、3D打印、游戏和游戏化、可穿戴设备、集成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生物识别技术等将应用于教育。可以说,全球范围的信息化发展为变革教育教学、增强教育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为抓住这个契机,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推动我国MOOC发展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黄震就我国MOOC发展战略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尽快编制MOOC国家发展规划,以推动教育创新。二是大力推进中小学MOOC课程和共享平台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推进高校MOOC课程及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优质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四是促进基于MOOC的继续教育的发展,让MOOC成为国民享受优质资源的主渠道,打造基于MOOC的终身教育体系。

  国务院参事汤敏不认可当前的MOOC发展路径。他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自己的国情,MOOC应该解决中国教育中最需解决的问题。现在,把发展重点放在清华、北大这些著名大学,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在他看来,目前有两个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中小学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就中小学教育而言,在广大的贫困山区,最缺乏的就是教师。让一个大学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做一名园丁,无论如何是不能忍受的。这就造成了很多课程比如音乐、美术、体育根本开不起来,更谈不上教育水平,使孩子们得不到完整的教育,这是一个涉及教育公平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汤敏所在的友成基金会与人大附中合作,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将课程输送到内蒙、广西、贵州、重庆等少数民族地区,使教育水平最好的中学和最差的中学的学生们同上一门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这不是典型的MOOC,他们正在实验如何以MOOC促进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

  而就职业教育而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动向是,要将600所高校转为职业教育院校,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擅长学术研究的高校教师并不适合职业教育教学。但是,如果将职业教育优质课程做成MOOC,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课程的来源,我国有几万个大中型企业,有两千个企业大学,完全可以由企业来提供。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执行主编夏巍峰从媒体人的角度对MOOC进行了跨界观察。他说,当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我国每年有700万大学毕业生,20%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和企业之间的知识没有流动起来,使大学和企业处于割裂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架设一个桥梁,而MOOC就是这座桥梁。

  他指出,我们应该重新考虑中国MOOC的定位。当前MOOC的重点是放在普通高校在校生,实际上,MOOC的定位应更宽广一些,因为,现在最需要MOOC的是在职人员。虽然调查显示,中国学习MOOC的40%是在职人员,60%是在校生,但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随着MOOC在企业的推广,这个数据会发生变化。另外,考察MOOC,不应过多关注通过率,因为很多在职人员是为了学习技术和知识,而不是为了取得一个证书。

  当这样一个平台建立起来,在校生就可以通过企业提供的课程了解、熟悉企业,企业员工也可以通过大学的课程充电提升层次。夏巍峰表示:“学校MOOC及企业MOOC的兴起,将会实现学校、企业、社会甚至个体间的知识流动,对推动知识创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都功不可没。MOOC未来或许不可预测,但互联网推动教育和知识开放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北京报道/本刊记者 刘增辉)

  2014中国大学MOOC发展论坛嘉宾发言摘要

  过去,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走到青铜器时代,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把石头用完了;今天,人们不用胶片相机了,改用数码相机,也不是因为柯达公司的胶片技术不够先进;今后,学生不到教室上课了,并不是因为大学的排名不够靠前,院士学者不够多,而是因为技术促进人类文明走向了新的台阶。

  如果我们不能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我们至少要紧跟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如果你看不到今天的变化,说明你老了;如果你反对这样的变化,你肯定就完了。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 李志民

  MOOC的时代是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有教无类,揽尽天下英才而育之。借助MOOC的神力,使我们憧憬太久的关于教育的理想有实现的可能,仅仅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黄震

  美国引领了潮流,但是我认为,中国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有它自身的特点。比如,中国的腾讯QQ和微信就和Facebook不一样,中国的淘宝就是和ebay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它是把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我相信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MOOC的发展,也一样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高考是按分数来录取学生的,分数高的学生由清华北大割掉以后,交大复旦再割一茬,割到最后,韭菜根子才到我们地方高校。我们把这些剩下的学生用簸箕撮回去,这就是我们的生源。所以,我们在思考MOOC的时候,和一流大学想的就不一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要通过共建共享,直接和学分挂钩,以提高在校生的教学质量。

  深圳大学校长 李清泉

  过去一年的MOOC实践证明,通过MOOC课程建设,促进校园教学方法改革,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道路是值得尝试的。而且,我们认为,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北京大学网络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组成员 何山

  MOOC这两年高热不退,留给我们不是风吹无痕、雁过无影,它对教育理念、制度、模式变革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它催化传统大学集体上线下海,它让我们看到了精英教育机构自觉的社会担当,它迫使我们正视并解决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出现的许多难题??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 张少刚

  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更有自信,能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这就是MOOC的灵魂。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邹景平

  我们在开课之前,对MOOC到底怎么弄,课程该怎么做,老师该怎么教,效果会怎样,其实完全不清楚。所以清华挑了五门课,包括计算机、电子、经管,还有建筑、中国文化等,就是希望MOOC实验涵盖的学科面广一些,以取得经验。

  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孙茂松

  我们希望将来有一天,把中国高校用新的信息技术变革教学中产生的新案例,面向世界去发布,产生中国高等教育的地平线报告。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有可能成为面向世界的讲述者。我们也特别愿意给大家提供服务,帮助中国实践走向世界。

  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 张铁道

  顶尖大学用千万级的资金,给自己营造了非常好的形象和声誉,以吸引顶尖的学生。他们可以不考虑回报,但我们做成人教育的同志不可以这么做。如果没有盈利,如果不能够持续发展,我们就无法做下去。我们不但不能从学校拿到资源,除了自己养活自己以外,还要向学校额外提供办学资源,所以我们对于MOOC教育,一定要想清楚,一定要找到一个盈利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陶正苏

  探寻MOOC运营与制作真谛

  MOOC发展至今,全球市场下的MOOC平台已发展到28个,课程超过1500门,受众也以几何倍数高速增长。但是,海外MOOC的中文学习者的MOOC学习却由于没时间、语言不通、缺乏毅力、没有字幕、网络不畅、无处答疑等困难步履维艰。如何让MOOC的学习更便捷?MOOC的运营与课程制作成为极大的难题。

  调查显示,果壳网MOOC学院的学习者们学起来兴致昂扬,超过一半的中文MOOC学习者都在使用MOOC学院社区。

  “MOOC学院通过账号打通、视频托管、课程推荐、字幕翻译等合作模式留住了众多学习者”,在2014中国大学MOOC发展论坛上,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说。MOOC学院在20多家平台中实现了账号打通,一键登录。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再纠结于每个平台都需要登录,也不再受困于服务器而难以学到国外的优质课程。MOOC学院汇聚了20多家海外MOOC平台,通过向学习者推荐各平台课程信息、设置课程点评为初学者提供指引、聚合学习者所有学习记录、创新社会化学习提升完课率等服务模式为MOOC学习者打开MOOC课程的大门。

  MOOC运营离不开社会化学习

  怎么让有门槛、枯燥的课程变得有意思?在MOOC学院看来首先应该是吸引。不同于传统课程一成不变的导入与推进方式,MOOC学院的课程总会让更多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它紧抓社会热点,让大众感兴趣的话题成为引入课程的良药。譬如对世界杯的借用。它利用世界杯的狂热适时将清华大学《足球运动与科学》一课推向受众,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它善用各种有震撼力的片头,让课程的介入更具冲击力。《生活大爆炸》课程中,福尔摩斯养成计划的使用让课程增添了更多推理和神秘色彩。另外,它也通过MOOC小皮鞭有效推进了课程进展。“懒是一个谎言,你只是还没找到能激励你的目标而已”,诸如此类的MOOC小皮鞭都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动力。

  吸引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习的社会化。社会化不仅改变了电商领域、媒体领域、阅读领域,也让学习领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MOOC学院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它不仅关乎课堂,还需要宿舍、操场等活动空间和学习环境。只有让学生沉浸在社会化的环境而非孤单寂寞的一个人,学习的黏性才会大大提升。为此,MOOC学院致力于课堂之外社会化环境的营造,通过贡献、激励、合作和交流四大环节成功激发了学生迎难而上、追求进步的本能。

  贡献的途径一方面在于学生可以通过MOOC学院基本的点评功能对学过的课程给予评价。譬如在《中国古代历史与任务——秦始皇》这一课程中,名为“亚洲丑男”的学习者写道,“非常具有启发性……在中华文明的自豪感以及新旧交替时代的双重压力下,我们要面对的是发掘属于自己的现代性……”,“海若蓝兮”则表示,“看完真心热泪盈眶……生动,充满智慧”……这种类似传统课堂之外跟周围的同学、朋友讲述课程心得的行为可以为后来学习者的课程选择提供有力指导。另一方面还在于课程笔记的分享。透过这一行为,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到分享的乐趣,还可以通过整理笔记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激励是社会化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我们的微博、微信被别人转发,当我们被很多人关注,当我们的作品得到许多人认可时,那种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在MOOC学院的激励系统中,那些证书最多的学霸,那些关注了多少门课程、分享了多少笔记、对多少人产生了影响的数据都会被统计并以成绩单的形式发给学生本人。“亲爱的0.618同学:在学习MOOC课程的这段时间里,你在MOOC学院关注了33门课程,学完了3门课程。兴趣广泛的你没有拖延,正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类似于这样的话语在学生收到的成绩单里随处可见。当然,给那些发表课程点评及分享笔记的同学点赞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

  许多调查显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欲望。因此,很多MOOC平台都非常重视合作,MOOC学院也是其一。众所周知,很多MOOC课程都是英语教学,这对中文学习者造成了很大困难。为了能够将英语翻译成中文,MOOC学院成立了教育无边界字幕组,鼓励学习者自发报名。结果数据显示,2000多人申请加入,正式加入的成员高达450人,已成功翻译了50门课程。这些自发结成的翻译团队通过合作完成了如此巨量的工作,再次显示了合作的强大力量。

  另外,交流也是社会化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人们在交流中获取知识,认识自我,取得进步。为了促进学习者交流,MOOC学院组织了许多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譬如戴尔公司的网友们自发组成了一个MOOC小组。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在公司定期进行翻转课堂的学习。

  通过吸引、社会化学习等一系列工作,学生学习新知识、提升新技能、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等学习诉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当然,MOOC运营成功的手段不限于此,但这些有益的探索却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四大环节助力MOOC课程制作

  MOOC平台的运营有章可循,MOOC课程的制作亦有迹可依。在MOOC探索和制作上,过来人国际教育集团可谓是国内的先行者。到目前为止,不仅参与了清华大学近15门课程的制作,还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众多高校合作开发了众多课程。过来人联合创始人王迈在论坛上强调,MOOC课程的制作设计、开发、运营和反馈都非常关键。

  设计的原则在于用户体验至上,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应明确课程的受众群体,确定该课程到底给谁用。譬如,一门医药领域的课程面对医药专业的学生与医药相关的从业人员及完全不懂药学的门外汉,由于需求不同,所传授的内容也大相径庭。但由于老师时间和精力有限,同时制作三门课程又很难实现。因此,对课程进行系统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受众群体不仅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还有水平的差异。同一门课程,在接受程度上清华大学的学生与青海大学的学生就会截然不同。实验证明,在视频的回放率上,清华一般都是1次,青海大学则是3.6次。鉴于此,老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课程的难易程度及讲授方式。

  受众群体的不同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差异。而设计不仅注重内容,还重视主题。主题不同,受众的热情也会千差万别。王迈表示,高校里很多课程的主题实际上并不完全适合在网上进行大范围地推广与传播,但如果对主题进行适当的改动,效果就会完全不同。譬如《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在推广过程中一定不会有很多学生,因为这门以讲原理为主题的课程,会计学专业的人不会再对会计原理感兴趣;非会计专业的人也不会有学习原理的动机。同样的课程,主题如果变为“财务分析与决策”,不管专业与非专业的人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毕竟,如何更好地利用知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是他们都共同的需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并非学生想听什么老师就得讲什么,而是老师要把学生希望学到的知识通过合适的方式、有效地让学生接受。学习曲线,人所共知。任何一门课程,特别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开始的报名阶段都会很容易,但到了爬坡阶段即课程越往后就会越难。如何降低爬坡的难度,怎么帮助学生坚持走下去,尽可能减少学生的流失,便成为课程设计的关键。一封充满感情的邮件、几道回答正确的问题、几个富有指导性的路标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下去的动力。总之,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让学生能够更舒服、更开心地学习,让人类追求成功、追求收获的欲望得到最大程度地激发。

  课程设计完成后,进入课程的开发环节。“在进行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课程形式与内容的双面考验”,王迈表示。课程选择哪种呈现形式,需不需要制作某些特殊方式等都需要整体布局。在内容方面,课程即便对知识点做了拆分,仍面临是否符合学习者学习习惯的难题。另外,每一个知识点的脚本是否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是否配有合适的习题等都需要慢慢摸索。在开发之后,仍需要运营,即教学干预。学生在线活跃度下降了,是否通过改变教学模式、调整知识点等手段加以提升?

  设计、开发和运营的核心都是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课程,因此学生的反馈至关重要。在线教学之于老师而言最大的诱惑之一恰恰在于后台数据。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在干什么、想什么,老师只能猜测。但在MOOC环境中,学生自始至终每分每秒的学习行为都是在线的,这种在线的状态为后期的分析和评估提供了可能。与传统课堂老师只能通过经验判断学生行为相比,在线教学对数据的分析更具科学性。因此,对于老师来说,这种可供分析和评估的数据无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就像在清华大学与青海大学做的那个实验一样,3.6次的回放率给老师教学带来的指导不可小觑。

  MOOC以其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MOOC平台的运营与课程的制作更以超乎一切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开拓。而如何能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意思、有吸引力将会成为全球人类共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