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广角 >> 国内资讯 >>正文
李晓明:选择MOOC,看一场春暖花开
中国网 时间: 2014-11-05  作者: 王皓 陈圆圆 王令薇  文章来源: 本网讯  责任编辑: 文远  编辑信箱

  李晓明老师身上有许多头衔:北京大学校长助理、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北京大学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搜索引擎和网页挖掘领域的专家……自从去年3月北京大学开始推进网络开放课程建设,李晓明老师又增加了一重身份:慕课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慕课志愿者协会近日专访李晓明老师,倾听北大慕课的领军者与慕课不得不说的故事。

  燕园慕课先行者: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

  2013年秋,李晓明老师与邱泽奇、王卫红两位老师合作,在coursera平台上,开设了为期13周的“人群与网络”慕课,这是北京大学首批上线的慕课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第一次开课便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约9000人注册学习。事实上,李老师很早就对借助互联网改进教育产生兴趣。1996年,他曾张罗了一个跨美国Syracuse大学和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之间的远程教学课程,当时有6位哈工大的博士生参加了学习。在北京大学,他也从1999年发起将计算机本科生的一门课程(Web Software Technology)搬到网上,全部采用网上教学的方式,一直做了十多年。

  尽管如此,开设“人群与网络”慕课时,李晓明老师依然面临许多挑战:“第一次做mooc,时间投入非常大。这种投入不只是一倍两倍,而是传统课堂的十倍。”李老师解释说,有些老师一开始不太愿意参与mooc,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考虑到时间成本。除了时间花费成倍增长,课堂教学的味道和原来也完全不一样了。他举例说明,原来十五周的教学,按照备课一次次讲就行了。现在我们总共83个知识点,要先把知识点规划好,把教学内容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再要花时间去录像,这对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压力。“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初次上mooc是一件从没做过的事情,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在所难免,但要把它释放出来,积极面对。”重新把自己的课程再思考一遍,不仅是一个新的挑战,对教学本身也是一个有益的促进。经过几次打磨,一门课程就会更加成熟,慕课是传统课程的磨刀石。

  北大慕课志愿者协会即将发起“北京大学最受欢迎的慕课(MOOC)课程”与“你最希望成为慕课(MOOC)的北大课程”两项评选活动。李老师建议说,但凡是系统的课程教学(理论课),并且有合适的评估标准,都适合开慕课。像北大的人气通选课“三宝课”(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地震概论等,也未免不可尝试mooc的形式。什么才算是好慕课?面对这一问题,李老师非常慎重:“是否能够确定一个指标来确定慕课的价值,当今全球没有确定的答案。完成率高?选课人多?……这些指标都不对。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研究的问题。”


李晓明老师

  化身模范学生:因热爱而选择,因努力而收获

  “一共10个礼拜,70多个视频,加起来500多分钟,100多道题,还有一堆考试。”这门让李老师刻骨铭心的课程,便是由康奈尔大学三位教授开设的一门名叫“Networks, Crowds, and Markets”的慕课。2014年春,李晓明老师在edx平台上,学习了这门与自己教学领域息息相关的慕课。他告诉记者,在那10周里,自己每周必须花费3个小时以上来学习,看课程视频并且完成作业。

  选修这门慕课,李老师有着自己的考量:“这门课与我太有关系了!”他本身就非常欣赏这门课程的教材《Networks, Crowds, and Markets》(2010年),并且还是这本著作的中文译本《网络、群体与市场》(2011年)的3名中文译著者之一,早就与这门课程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外,李老师开设的“人群与网络”课程也颇有一番与康奈尔大牌教授PK的意味。“这门慕课怎么教,他有他的一套搞法,我有我的一套搞法,显然是不一样的,但基本材料(教材)都是一样的。”

  李老师表示,通过学习这门慕课他收获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一招就是学会“激励”:“这门课有9次作业和1次考试,但9次作业可以去掉一个最低分。我本身对这门课程的内容非常熟悉,所以作业和考试都想要得满分,当个‘模范学生’。第1、2、3次作业全对了,然而到了第4次,有一个空不小心填错了。我当时特别后悔,之后的作业全都一丝不苟的完成,生怕再填错一个空。”可惜天算不如人算,第7次作业的题目出了差错,导致他一下子又填错了三四个空。幸好期末算分时,第4次作业因为四舍五入计了满分,第7次作业成绩则被去掉了,所以李老师以100分的优异成绩结业。李晓明老师诚挚地表示:“作业成绩去掉一次最低分,我觉得这个很好,反过来对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激励。每个人都犯过错误,但每个人都有一次被原谅的机会。”

  通过当学生,李晓明老师还学会了“以无招胜有招”,就是当知识无法完全被讲授清楚时,把知识编在一个习题里,让学生通过做习题自己悟明白。李老师向记者展示了他的“Networks, Crowds, and Markets”慕课证书,颇为感慨地说:“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我觉得我花十个礼拜,每周花三个小时,一点都没浪费。”


李晓明的Networks, Crowds, and Markets课程证书

  寄语燕园学子:只要有求知欲,人人都适合上MOOC

  对于大部分课程来说,利用慕课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一定比传统课堂要好。李老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了课堂的时间,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灵活性,而且让老师也提高了教书的效率,一次备课,多次使用。特别是用不着每年在课堂上重复那些已经讲过多次的“段子”,可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关注学生学习进展情况上来,从原来的“老师在台上爱讲什么讲什么,学生在下面爱做什么做什么”的窠臼中跳出来。

  当然在学生中间也有反对的声音。李老师告诉我们,去年他的课结束时,对学生做了个问卷调查,其中有三位学生说这种方式不好,因为“花时间比较多”。那么一周到底要花多长时间呢?上课来之前要把视频看了,作业做了,大约得3个小时,还得来上课,小组讨论,又得2个小时,一个三学分的课一周加起来需要5个小时。“其实要扎扎实实学好一门课程,花费一定时间是值得的。”李老师认为,学生在课程上投入的时间一方面需要老师做好教学设计的权衡,一方面需要学生自主投入。

  谈及慕课在教学应用上的创新,李老师认为一是在线上搞活论坛集体学习的氛围,论坛的维护不能仅仅靠老师和助教,更多是靠学生们自主讨论。往往一个学生的问题就可以点燃一场头脑风暴,这种例子在各个课程的论坛比比皆是。反观现实中的传统课堂,学生们往往上完课便三五结伴离开教室,自己管自己的事情,讨论的氛围明显差些。至于线下方面,则是最近兴起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老师可以颠覆以往单一的传道授业的方式,将精力集中在解答学生疑惑、加深个别问题的探究与引导学生参与上。

  “我们不应害怕慕课的完成率的问题,慕课追求高完成率是不对的。”面对舆论中关于“慕课完成率底下”、“MOOC遇到瓶颈”等质疑,李老师的回应掷地有声。他认为,慕课完成率低是必然的,因为学习的人有各种动机,对许多学生来说,拿到学分认定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大。曾有相关慕课统计的结果表明,把教学视频全看完的人和最终通过课程认证的人所占比例相差无二。也就是说,有同样多的学生将视频全部看完却不参与考试。因此,慕课追求高完成率是没有意义的。

  “想推动一个桌子,只需要十公斤的力气;想推动一个房子,你得花一千公斤的力气。很多事情不是有一点力气,你就推得出一点效果。”李晓明老师称,自己这门课程将以慕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形式继续开下去,他已经乐在其中。他也鼓励燕园学子们勇于尝试,积极参与慕课,“一旦踏上了MOOC之路,就会看到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