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会客厅 >> 中央电大教育援藏加速度 >> 正文
中央电大教育援藏加速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严冰专访
中国网 时间: 2010-11-16  作者: 李桂云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责任编辑: 陶子  编辑信箱

  2010年9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副校长严冰远赴拉萨,这已经是他第11次来到西藏了。“与以往一样,还是有种莫名的兴奋和特殊的感受”。肺腑之言道出了这位老校长对中央电大西藏学院的特殊情结。

[记者]:

  您到西藏已经有11次,为何对中央电大西藏学院发展如此重视?您如何看待中央电大西藏学院成立对于西藏以及电大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严冰]:
  西部大开发为西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西藏自治区正在实施“科教兴藏”战略,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快速发展。在西藏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全国教育支援西藏,广播电视大学同样责无旁贷。西藏大学是西藏自治区的最高学府,在西藏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电大和西藏大学共建中央电大西藏学院,为西藏的广大求学者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民族繁荣、社会进步和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央电大西藏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网络已经覆盖我国大陆所有省、市、自治区,这也是全国电大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的共同期盼。8年来,在教育部和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全国电大系统和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特别是经过中央电大和西藏大学的共同努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雪域高原从无到有,已经成为西藏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曾这样归纳西藏学院取得的主要进展: 一是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广播电视大学在西藏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声誉;二是开创了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高校合作共同成立学院的先例,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促进了中央电大和西藏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三是在把优质教学资源送到西藏,构建符合西藏特点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四是显示出在西藏这样的地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广播电视大学有可能起到的特殊功能作用。

[记者]:

  在那么偏远的地方开展远程教育一定困难重重吧?

[严冰]:

  实际上在电大创办时就开始筹办西藏电大了,但确实存在很多困难。直到1998年底,西藏自治区教委和中央电大进行沟通,达成了在西藏合作开展电大教育的意向。后来经过反复论证,才确定采取中央电大与西藏大学合作,在西藏大学设立中央电大西藏学院的方式来办。这个思路确定后,进展就比较快了。当然,中央电大和西藏大学最初就考虑到,在西藏这样的地方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既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有许多特殊困难,有个逐步探索的过程。我在西藏学院创办时就提出,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找感觉、打基础,在这期间,最重要的一是切实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二是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坦率地说,虽然有些方面的工作进展不是很顺利,但西藏学院8年来在不少方面的发展大大超出了预期,最重要的是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央电大和西藏大学已经形成了共识,要认真总结经验和规划未来,应该站在新的起点上认真总结西藏学院取得的进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从发展战略层面考虑西藏学院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理清西藏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最关键的,是探索在西藏这样的地方如何充分和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将广播电视大学并通过广播电视大学将全国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送到西藏,为在西藏建设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一个平台。

[记者]:

  与其它省电大相比,中央电大西藏学院的办学特色如何体现?

[严冰]:

  西藏学院应该而且有可能在开放办学、技术应用、合作办学、系统运作等方面,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2008年西藏学院教学工作研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西藏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当前要按照“1+4”的思路开展工作。“1”是要进一步明确学院的定位,包括功能定位和特色定位。紧扣在西藏“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样的战略课题考虑问题,结合西藏特点突出强调两条,一是开放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二是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4”指根据上述定位,学院重点要抓好的4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基本建设,提升综合能力。二抓常规教学,保证教学质量。三抓模式构建,强化办学特色。四抓机制探索,形成长效机制——应该包括合作机制,教学工作机制,也包括援助工作机制等。

[记者]:

  您提到了机制探索,教育援藏是颇受社会关注的内容,该怎样理解西藏学院这种模式的援藏行为呢?

[严冰]:

  关于教育援藏,中央电大归口教育部直属机构,而教育部直属机构最初没有对口支援西藏高校的任务。当时中央电大已经和西藏大学合作开办了西藏学院,我在参加教育部相关会议时提出,中央电大还是对口支援西藏大学比较合适。我们一直强调的是,不能把中央电大和西藏大学的关系简单说成支援方和受援方的关系,两校首先是合作关系,西藏大学对中央电大在西藏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同样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

  事实上,与西藏大学合作开办中央电大西藏学院,是中央电大自身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或机构往往是单向而且是阶段性的教育援藏项目,中央电大的援藏是立足于和西藏大学合作,共同长期做一件事,即围绕中央电大西藏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许多省级电大也积极参加中央电大组织的援助项目和活动,支持西藏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无偿向西藏学院提供教学资源,派出人员帮助西藏学院工作或者接受西藏学院派员培训。“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援藏网上教学志愿者行动计划”也已开始实施,该计划旨在发动全国电大系统的教师,在辅导本校学生之余,作为志愿者为西藏学院的学生在网上辅导课程,可以是实时,也可以是非实时的。今后,要继续组织系统支援西藏学院,在援助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要进行新的尝试,逐步形成新的援助工作机制。

  目前教育援藏的重点显然是在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这是可以理解的。相信随着终身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远程继续教育会越来越得到重视。

[记者]:

  中央电大和西藏学院首批合作建设课程也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成果吧?近期在课程建设方面还有哪些想法?

[严冰]:

  2007年7月,全国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工作部署会议在拉萨举行。会议期间,我代表中央电大,房灵敏校长代表西藏大学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协议主要包括8个方面内容。最近这3年来,除了西藏学院的常规办学和教学工作,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和西藏大学共同落实这个协议,取得了许多实际进展。比如,经过两年的筹建,西藏学院山南教学中心、日喀则教学中心揭牌成立并正式投入使用,而且表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西藏学院本部的教学中心建设也得到加强,学院在教学、管理、服务、技术等方面对于教学中心的支撑能力有了提升。中央电大和西藏大学合作建设课程,思路是以首批合作建设3门课程为开端,探索合作建设课程的机制,逐步建成一批特色课程,首先用于西藏学院教学,同时也可以在全国电大共享和供西藏大学使用。这次在西藏大学举行的首批合作建设3门课程文字教材首发暨音像教材开机仪式,就是双方合作建设课程的最初成果。希望5年内双方能合作建设20门左右课程。

[记者]:

  奥鹏远程教育拉萨学习中心近日正式揭牌成立,具体由中央电大西藏学院开展相关工作。这一中心的成立,对于中央电大西藏学院未来发展将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严冰]:

  最近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主要面向各类社会成员开展继续教育的远程开放教育及社会化公共支持服务,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西藏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及社会化公共支持服务更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自身发展规划,作为国家教育资源和公共教育资源,广播电视大学在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展社会化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一代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所提供的许多新的可能性,也要求广播电视大学更多地进行创新探索。

  经过约半年的试运行,奥鹏远程教育拉萨学习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标志着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同样覆盖了我国大陆所有省、市、自治区。相信经过相关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拉萨学习中心一定能够建设得更好、运营得更好,成为名副其实的示范学习中心,并为全国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及学习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经验。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在西藏大学发展战略中,中央电大西藏学院及奥鹏远程教育拉萨学习中心有可能发挥的独特作用、有可能做出的独特贡献。作为地方高校,西藏大学对于所在地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显然有无从回避的责任——毕竟西藏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公共教育资源还是相当有限的。如果能够解决好相关问题,我想西藏学院及拉萨学习中心,将会成为西藏大学服务于地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路径。

  今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其中强调要坚持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西藏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相结合的方针,加大支援西藏的工作力度,完善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格局。我注意到,这次会议还有个议程,就是审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西藏的发展同样需要人才和人力资源支撑,西藏各类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同样应该得到关注。西藏学院一定能够为当地的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更加及时、便捷、有效的优质教育服务,为在西藏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
中国电大 ?版权所有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电子邮件: dianda@china.com.cn 电话: 86-10-5884027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