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曙:优化教学体系 以内容优质化推进开放教育改革 |
中国网 | 时间: 2010-07-09 15:54:45 |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
编者按:电大的前30年是开放教育理念逐渐明晰、开放教育办学思路逐渐成型,并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是电大人把开放教育作为自己的信念不断追逐的过程。现如今,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开放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是全体电大人用30多年的努力换来的。面对新形势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这个体系正在升级之中。 电大开放教育升级的目标已经确立,那就是“不断丰富开放教育的内涵、拓展开放教育的外延、完善开放教育体系,打造中国式的开放教育,从而实现国家寄予的又一厚望——办好开放大学”。 在“中央电大开放教育2010年招生工作会”会后,本刊记者与李林曙副校长就电大开放教育发展布局进行了深入访谈。 “中央电大靠什么来维系这个系统,核心还是要靠实力,靠中央电大能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给系统用。所以要未雨绸缪,在将来独有政策逐步淡化甚至消失的情况下,中央电大依然要有足以让各省级电大、地市级电大、基层教学点可依靠的核心竞争力。”李林曙认为,正是电大这种未雨绸缪的想法,才确定了以内容为核心推进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才有了中央电大重磅推出的一系列教改措施。 以内容优质化为基本特征的改革 记者: 在本次招生工作会上,中央电大推出了很多项教改措施,这是本次招生会的一大亮点。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推出这些教改措施?您认为开放教育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李林曙: 电大30年一路走来其实是一个追逐开放教育理念、并不断实现的过程。当年,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创办广播电视大学,我认为他脑子里已经设定了一个开放教育的雏形。因为从战略设计角度来说,电大不仅仅是要解决学历补偿的问题,更多的是要多、快、好、省地推进全民素质的提升。这其中一定隐含着一种技术手段,通过这种技术手段才能够快速地把优质的教育资源传输给更广泛的人群,特别是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弱势群体。当他们也能得到优质资源时,就是一种大教育,就是开放教育的理念。所以,30年来电大没有忘记邓小平同志批准创建广播电视大学的初衷,一直在探索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育。特别是从1999年专门提出“开放教育”到现在,这10年恰恰是开放教育探索内容、实现目标更加清晰的过程,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推进过程。推进的表现就是两次评估,尤其是总结性评估从国家层面认定开放教育是推进我国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葛道凯校长在总结电大30年发展时曾提到,电大30年是以技术改革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为主要特征的。以技术为核心的变革改变了“电大不电、远教不远”局面,形成了电大新的发展模式,也从一个方面解决了教育大众化的问题,因为技术手段的作用很强劲。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大众化的水平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资源逐渐丰富了起来。不丰富意味着可选择性小,我提供什么学习者只能要什么。但相对丰富就说明教育资源相对具有可选择性了——学习者不再满足于你通过技术支撑把资源快速地送到我这儿,他会更加关注资源的品质,以及品质下附加的服务,即在内容本身很好、可搭配、可组合的基础上,学习者还会要求出现问题时随时能够得到足够周到的支持服务。所以说,现在开放教育发展到了被选择的阶段。而且,随着人们法制观念、权益观念的增强,选择性也会越来越强。这无疑给教育从业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对于电大来说,这种挑战更为严峻。因为我们的定位是职业人的教育,在职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历都决定了他们会是更加理智、更加挑剔的教育消费者。 选择性也好,挑剔性也罢,核心是对内容质量的要求。对于学习者来说,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这就是内容。所以,我认为开放教育经历了一个20年加10年的发展之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以内容的优质化或者是丰富性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改革。和以前那些基于技术的改革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一系列改革都是基于内容的改革。 记者: 学习者提出“选择性”的要求源于什么?是不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提高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李林曙: 对,主要是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发展以后,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譬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工艺技术变革的加快,使得从业者必须要通过技能和知识结构的提升来满足对岗位的适应。同时,大批高资质的就业人群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水涨船高,老员工必须要有新的竞争力。学习者对资源品质的要求实际上是与他直接参与社会竞争、岗位竞争所需要的知识支撑相对应的。 电大为什么现在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别是以内容为核心的深层次改革措施集中出台?一方面,受整个经济发展的触动,应该有内容去满足学习者的多样需求;另一方面,对电大这种以职业人教育为核心的办学形式来说,未雨绸缪也好,及时行动也好,教育对象的特性和变化决定了我们必须去做,不这么做将没人会选择你。 任何一种探索,它所探索的内容都是不断聚焦的。电大要提供优质的、可供学习者灵活选择的资源,所以要以内容改革为核心。但不仅仅是教学内容,还有包括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当然,我们还要延续、继承我们这些年来基于技术模式的探索。这样的话,我们的改革就越来越综合化了,但核心是越来越集中的。 优化教学体系要抓住三条线 记者: 推出这一系列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李林曙: 总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电大一定要通过开放教育这样一种独有的办学形式来彰显电大的特色,挖掘电大的优势。所以我们的改革都是按照开放教育的理念来彰显电大的运作特点和运作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教育,这是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 在具体的操作上,围绕开放教育的理念有几个比较中心的改革。首先,充分发挥技术对开放的突破性的推进作用,技术左右着开放的程度,所以电大要把技术用好,这是一个。第二,电大是一个面向全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他的触角是伸向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所以我们的办学一定要用更加开放的思想去扩大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电大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资源的输入、交易、交换和索取。这是电大能够形成特色的地方。第三,就是要紧紧抓住我们的教育对象——职业人,关注他们的学习诉求、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 记者: 2010年电大工作的主线是聚焦内涵、提高质量。教学改革应该是内涵建设其中的一部分,那么,除此之外,在内涵建设方面,电大还做了哪些工作?在开放教育内涵建设的方面,中央电大的总体战略是怎样的? 李林曙: 简单来讲,内涵建设就是不要过度关注规模和一些外在的东西。从教学来说,我觉得内涵建设其实就是要优化教学体系,使得教学体系顺畅、紧致、高效。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到教学质量的控制,再到教学效果的评价,整个教学体系是很优化的。优化到了大家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够得到响应、服务和管理都能够得到控制,实现这些目标,这是对教学体系的最基本要求。 优化教学体系包含三条主线。首先是教学改革,因为体系中各个元素都是运动的,谁在先,谁在后,顺序不对就要去改革它,不改就优化不了原来的体系。第二是质量线。有了一个很好的运行体系,最终的教学质量怎么样?由于大家的学习动机不一定相同,有了外在体系的疏通,还要有质量控制。这其中就涉及到过程的管理、管理的能力,尤其是管理的团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里面提出,要办好开放大学,那么,办好开放大学就要有一支能够将开放大学的日常教学运行起来的管理队伍,这支队伍一定是适合开放大学本质特征的专业化的队伍。第三就是品牌。如果说把教学的体系优化了,把质量控制住了,最后再通过社会的检验,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等,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和认可度,那就说明我们把开放教育的内涵抓住了。 教学体系设计是一个基础,是预先设定好的。应该怎么改革,怎么控制,控制的最终效果怎么样,是由最后的外部评价所形成的品牌认知度去决定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肯定是以优化教学体系作为内涵建设最核心的部分,但是,作为内涵建设的保障和评价,教学改革、质量、品牌是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缺一不可的。 以电大为基础办好开放大学 记者: 您刚才也提到《纲要》里面提出要办好开放大学,您觉得开放大学的内涵是什么? 李林曙: 有别于传统的大学,开放大学面向更广泛的人群,满足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其次,在内容提供上,开放大学要根据对象的需求做组合,更加开放,更加方便学习者选择灵活。第三,在质量上,也是针对不同人群设定不同的目标,是多元化的质量标准。 记者: 您觉得中国如何办好开放大学? 李林曙: 办好就要有基础,要利用原有国家教育资源的基础。《纲要》中提的是“办好”,无疑已经做好了基础的假设。一定是基于现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这是最基础的。并且国家已经明确是以电大为基础来办。第二,不光有这个基础,既然叫开放大学,一定要把开放大学本质的优势发挥出来,要形成一个平台和一种有效的机制来吸纳广泛的资源,然后把整合后的优质资源真正地对社会开放。第三,要办好开放大学就要保证基本的质量。我理解的开放大学应该是普惠型的教育,应该具备把很多教育纳入民生的功能,所以更要充分体现教育公平。通过什么来体现教育公平?不是招生的规模越大越好,它的质量应该是能够代表国家的一个质量。 记者: 在您看来,电大距离开放大学的要求还有多远?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李林曙: 我觉得第一个不足就是,以电大为基础建开放大学,大家的思想准备未必充足,是不是想好了?真的形成共识了吗?第二,电大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我们的客观的支撑力是不是足够?特别是以资源总量为基础的这种支撑力。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资源总量还远远不够。 一旦要成为开放大学,按照宋丹丹在小品中的话来说,资源那是要“相当的”丰富。可我们现在才有两千多门课程,至少应该达到一万门。同时,还存在着资源总量里面的资源优化程度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教学改革来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这些工作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甚至可以说是刚刚开始。此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譬如国家体制的问题,怎样利用好电大?如果说还有一些新元素参与进来的话,怎样协调?这些问题是对设计者、甚至是对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考验。 相关链接:
|
作者: 潘超 责任编辑: 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