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 >> 领导致辞 >> 正文
为教师“发声”搭建学术平台
中国网 时间: 2011-02-24  作者: 严冰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责任编辑: 陶子  编辑信箱

   远程开放教育有很多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的特点,电大作为开放大学,也有很多不同于传统大学的特点,包括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我们有个基本的看法,即教师同样是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和关键所在。正如我曾多次引用的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所言,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整个业界都已认识到,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实践也表明,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像当初有人预言的那样逐渐“弱化”,反而有可能在许多方面更趋“强化”。

  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定位,是主要面向在职成人开展继续教育。毋庸讳言,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在现行教育体制当中,相当程度上是个“被遗忘的角落”。教师的地位、作用、特点以及专业发展、成长机制等等,许多基本问题没有解决。我认为,在继续教育特别是远程开放教育领域,汇聚或者说涌现出一批拔尖人才,首先是大批优秀教师,是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实际上也是必要前提。早在几年前我就谈到,远程开放教育呼唤教育家,这样的教育家最有可能产生于有长期教学实践的教师中间。正如《学会生存》书中所言,现代信息技术固有的重大优点之一,就是能使教师们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致力于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担负的使命。

  远程开放教育的很多问题,有待于在实践中研究解决,需要教师的广泛参与。《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特别开辟“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就是希望能够在学术讨论层面,更多地重视和呈现一线教师的声音。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目前似乎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比较多地关注研究者、管理者、决策者的意见,而有些研究者的意见还比较多的脱离教学实践。《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希望通过专门为教师开辟的“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为教师提供一个就远程开放教育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发表自己意见和开展交流与互动的学术平台。所关注的是,在远程开放教育发展进程中,在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进程中,教师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们在思索和探索什么,包括他们对于一些问题是怎么看的、认为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还有他们的困惑,等等。当然,每次教师论坛都会聚焦一个具体问题。同时,它又是学术讨论,区别于一般的工作研究。《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活动,推进教师参与相关的远程开放教育研究,包括倡导教师在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实证研究、尤其是微观实证研究等。

  要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办好开放大学”,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不能因为《规划纲要》说要“办好开放大学”,就认为那些难题会迎刃而解,在这条道路上已经探索了30多年的广播电视大学就能够轻易实现华丽转身。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包括开放大学的基本架构、制度保障等方面,也包括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国家开放大学的“顶层设计”中,提出要加强的基本建设,其中之一就是队伍建设,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这其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比如说,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以及“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和以前相比,已经或者正在、即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的素质、能力、结构和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等,和人们熟悉的传统学校教育,包括和以前的广播电视大学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遇到哪些新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高校教师不会当然地成为远程开放教育的合格教师,包括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今后恐怕也还有一个再适应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包括教学团队的构成要素和功能作用、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方式、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中的制约瓶颈和破解路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在探讨 “开放大学:我们怎样当老师”时需要关注的。另外,开放大学教师的内涵和外延恐怕将会发生新的变化,会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还有,开放大学的教师队伍恐怕还是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但所谓“编外教师”恐怕不会像以前那样,仅仅由学校聘请来上课。本次论坛不可能涉及上述所有问题,提出的问题也不可能都找到解决办法。但是,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逻辑起点,与会教师的探索与研究成果,包括他们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相信会为今后对这个课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奠定基础,也会为今后的“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奠定基础。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
中国电大 ?版权所有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电子邮件: dianda@china.com.cn 电话: 86-10-5884027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