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学者主要围绕“学分银行”的国际经验和本土探索两个方面,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对所涉及的不少关键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并在操作层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相信这次论坛对推进“学分银行”探索与研究,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有以下三点突出感受:
  第一, 推进“学分银行”探索与研究,有必要更多关注制度创新;
  第二, 推进“学分银行”的探索与研究,当前应该更多关注本土实践;
  第三, 推进“学分银行”的探索与研究,要提倡更多关注“瓶颈”问题。【详细】

官方微博:

  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有”,还需要“通”。所以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需要“立交桥”。
  在终身学习背景下迫切需要突破传统教育在教育体系、制度和培养模式上的局限,实现对通过各种学习途径的学习成果都能逐步建立认证、评估、积累和相互转换的管理制度。【详细】
  一是关于终身学习,研究“学分银行”要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开始;
  二是关于开放大学,要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下构建我国的开放大学;
  三是关于“学分银行”,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开放大学的构建需要“学分银行”。【详细】
  总的来看:“学分银行”的建设主体有国家层面的、有地区层面的、有机构层面的(行业);建设内容包括学习成果认证的框架、学习成果认证的规则、转换的规则、积累的工具;组织架构有多个相关部门配合开展学分认定,也有国家授权专门部门开展学分银行业务;适用范围有高等教育领域的,职业教育领域的,也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详细】
  误区之一,是认为“学分银行”就是开放大学的专属或者附属的机构;误区之二,是认为“学分银行”的功能只是认定那些为了取得学历证书而进行学习的成果。
  “学分银行”对于实现开放性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也就是说对于学校以外本来不被认为是教育的活动也予以记录、认定、认证,甚至有奖励。【详细】
  我们可以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学分转移制度中获得一点启发。综合来看,国外“学分银行”制度的探索走在最前面的是欧盟,欧盟各国国内和各国间的资格框架体系衔接和学分转移机制已基本确立。做的最有本土的特色的是美国,其认证制度、社区学院、教育的地方权等因素使得其学分转移机制具有独特的特点。【详细】
  韩国“学分银行制”启示:第一、建立学分互换与认证标准,韩国已经建立了统一的课程标准体系,这是学分转换互认时最重要的借鉴标准;第二、建立保障体系,包括法律上的保障,政策上的保障,经济上的保障;第三、制订国家层面上的立法、指导性文件和实施规则;第四、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详细】
  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是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从口号落实到行动的一个重要途径或者说是抓手。一个制度的设计源头在哪里?如果说“学分银行”这个概念或者制度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的时候,社会各个层面将会有什么样的期待,思考这个问题是我们进行制度设计的基本前提。【详细】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当前需要解决三方面的关键性问题:第一是基本认识问题,第二是技术操作问题,第三是深层次障碍问题。
  问题解决需要通过“学分银行”的良好运行促成学校和教师的适应和转变,找到竞争和利益的平衡点,从而建构起新的办学形式和人才培养方式。【详细】
  学院路共同体有三种合作办学的形式:各学校学分互认的跨校选修课、单成员校开设的“跨校辅修专业”、多个成员校共同开设的“共同体辅修专业”。为确保共同体教学质量管理,分别从课程管理、专业管理、教师聘请、日常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依据“最少但必须”原则制定系列教学管理规则,采取了统一管理,分散措施的管理方式。【详细】
  实践层面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应当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先易后难,从相对简单之处入手;二是符合现有的政策,不要对现有政策体制框架做大的变动或者挑战政策;三是风险可承受,不能引发大的负面反响。风险控制方面一是规模不要太大,二是控制在具有一定的基础的局部区域。据此我们提出通过构建“学分银行”把开放教育覆盖到澳门的设想。【详细】
  关于学分认定、转换和累积方面的实践探索早已有之。自学考试制度和“学分银行”制度在一些方面已经实现了对接,例如,面向所有学习者开放、国家学历授予制度与公开的专业课程体系、个人学习账户和学分记录、一些学分认定、转移和折算的探索。但也还有不少没有实现对接的地方,这些未能对接的地方,可能是我们下一步改革要重点推进的。【详细】
  对学习成果的认定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有良好的政策保障;
  第二,要有明确的实施机构和目的;
  第三,有透明的实施流程和范围;
  第四,要有清晰的评价标准;
  第五,标准的有效掌控也很重要;
  第六,边试点、边研究是比较可行的。【详细】
  从政府视角、学者视角和用户视角,可以综合出“学分银行”的总体印象,其学术研究热度、媒体关注度和用户关注度均比较低,实践难度较大。
  积极面对和处理好四对关系:学分积累与知识更新;建设主体与承建单位、成员组织;制度要素与管理幅度、运行成本;经验借鉴与困境应对。【详细】
策划:何菁、倪仲勋 编辑:倪仲勋 美术设计:刘春霞 技术制作: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