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广州电大一直与广州的发展同步。近年来,为适应广州社会的需求,广州电大的发展思路经历了哪些变化?
[张晓华]:
我从2005年8月来到广州电大,到今年8月正好5年。在这5年中,广州电大的发展思路经历了几方面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系统办学是电大的优势和特色,学校的发展与系统建设唇齿相依,只有系统做强了,我们才能有发展。在这方面,我们突出抓好以校本部为龙头,以分校(工作站)为依托,行业、企业实践基地为连接,远程教育中心为平台的电大办学系统的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广州电大全系统已经从过去的27所分校、工作站发展到目前的40余所。
第二个变化是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广州电大原来没有明晰的说法,只是笼统地讲要培养大众化的应用型人才。随着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广州电大对自身在社会中定位的认识,我们逐渐明晰了具有广州电大特色的职业拓展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我们尝试围绕职业拓展型人才的培养,开展了学生的专业社团的活动,这曾引起过很多媒体关注。
第三个变化是强调电大文化的引领。与普通高校对比,就会发现电大一直属于一个比较庞杂的、开始只注重大规模招生的很零散的大众化层级的办学体系,因此它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而学校文化实际上是办学的灵魂。这些年来,从学校的“十五”到“十一五”,以及现在正在制订的“十二五”规划中,广州电大一直大力倡导建设电大文化,就是希望通过电大文化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个变化是更加注重电大服务社会功能的体现。我们着力打造了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公共支持服务的平台,这既是对社会的一个贡献,也把广州电大放在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促进广州电大发展的一个方向。
[记者]:
广州电大在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远程教育中心及数字化学习港是其中最大的亮色。请您谈谈从远程中心到学习港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晓华]:
社会服务是高校特别是电大办学的主要功能之一。电大有先进的教育技术、网络化的办学系统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更具有服务社会,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的潜能和空间,能够在社会公共教育支持服务领域做出很大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鲜明提出建设全国一流中心城市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奋斗目标,并按照“五个一流”(一流的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一流的远程教学资源、一流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一流的远程教育研究水平、一流的远程教育队伍)的要求,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增强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能力为根本,主动承担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身教育重任,全面加强教学改革和建设,切实加强多种教育类型协调发展做强做大办学系统,努力打造开放教育优质服务品牌提升电大声誉,全面加强办学条件改善优化办学环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电大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得到较大提升,为促进广州教育公平、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3年,广州电大联合社会力量,成立了广州远程教育中心。7年来,我们以该中心为依托,经过艰苦努力,搭建了广州社会化公共教育服务的大平台——数字化学习港,这是国内规模较大、功能较强、应用较多、覆盖面较广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从而引领了广州市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
依靠该平台,我们先后在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成功开展了40多个教育培训应用项目。教育受众包括广州市 6.3万公务员、105万专业技术人员、10.3万中小学教师、28万公职人员、13万部队官兵、120万以上的中小学生和家庭,应用人次每天数十万,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应用群,初步建成了具有示范作用的中心城市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电大办学系统,主动承担了包括外来工在内的各层次、各行业、各类型人员的在职学习,为机关、社区、街道的终身化学习、网络化学习、开放式学习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广州电大系统各分校、工作站已成为学习型社区的主要基地。
[记者]:
广州职工教育网的开通是广州电大服务社会的一件大事,这个网有哪些特色?学校对其下一步发展有哪些考虑?
[张晓华]:
广州市总工会一直在考虑,如何让工会成为一所大学校,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他们了解到广州电大有远教中心,可以通过现代技术送教上门,于是我们两家达成协议,在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的基础上,高起点地打造了这样一个专门为企业职工提供教育的网络平台。
所以,广州职工教育网是市总工会主导,广州电大搭台,企业唱戏。我们为这个平台提供了四方面的资源,即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工会干部培训。工会目前有470万会员,有市、区、县、街道等自身的组织体系,依靠这个体系,已建立了50多个学习中心和1个服务中心。应该说,广州职工教育网的开通,使我们的数字化学习港里又多了一条船,有了更多的货物,和市总工会的合作,使双方达到了共赢。
下一阶段,广州电大将充分发挥开放办学、系统办学的优势,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探索职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分的沟通模式,完善职工立体化培训框架和终身学习通道,建立起通用能力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学历教育续接的职工教育网络体系,满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需要,将广州职工教育网打造成深受广大职工群众和企业欢迎的教育平台。
[记者]:
经过多年探索,广州电大初步形成了“职业拓展型”人才培养模式,请您谈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学校是如何将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的呢?
[张晓华]:
中央电大1999年开始了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广州电大也积极参与其中,逐渐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具有广州电大特色的职业拓展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涵: 一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职业型的,各专业要据此提出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二是教学过程要围绕拓展二字来展开,如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式以及导学活动等方面。
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广州电大各专业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工科专业的“校校联合-校企合作-学做结合-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会计、金融等财经类专业的以“会计理财的能手、管理营销的好手、金融投资的高手”为培养目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物业管理专业的“岗位能手型”人才培养模式、广告专业的“公司型”人才培养模式等,从而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
我们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将校园文化活动的重点由“文体型”转向“专业教育型”。通过开展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的专业社团活动,逐步形成了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理论修养、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社团活动体系。从2006年至今,先后创建了包括会计、金融证券投资等共11个专业社团兴趣组织。专业社团实践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我校学生先后在国际、国内等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得奖项。
[记者]:
课程资源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那么,围绕培养职业拓展型人才,广州电大在精品课程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呢?
[张晓华]:
我们首先深化了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对各专业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在结构上,调整了知识类课程与技能类课程的比例,搭建了“模块化、多层次、多通道”的立体化课程平台。在内容上,以突出岗位能力为重心,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精简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合并交叉重复的专业基础课内容,重组实践性课程内容,注重对学生从业经验和在岗成果的合理吸纳与有效利用,保证了我校职业拓展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我们加强了开放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五个一流”建设标准,我校选择部分省设课程进行重点建设。经过持续的摸索和实践,探索出了“院级—校级—电大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培育建设模式,建成了一批具有示范辐射作用、远程教学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我们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1门,其中《物业管理实务I》被评为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广告案例剖析》等5门课程被评为广州市精品课程,《环境保护法》等4门课程被评为中央电大精品课程。
[记者]:
广州电大为建设一流中心城市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做出了很多探索,积累了很多可借鉴的典型经验。那么,学校下一步的发展设想是什么?
[张晓华]:
电大人从来是开拓进取,不断前进的。面对电大新一轮的发展,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智慧、更大的勇气和更具有创造性的探索,需要凝聚新的共识,形成新的合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正视困难,坚定发展的信念。
在服务社会上,我们将探索建设“数字化社区远程教育平台”,为政府、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城乡居民、各类教育机构、国(境)外提供远程教育服务,打造大社区教育,为广州社区教育输送远程教育资源服务和技术支持,更好地体现广州电大在广州创建学习型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改革上,我们要建立横向贯通、内容精当、够用实用、适应学生的课程体系,搭建不断满足学员职业拓展和终身学习需要的课程平台。构建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功能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积极开发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为开放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在系统建设上,我们要进一步按照“做强本部,做大系统”的要求,积极争取政府和政策支持,不断创新系统发展模式。我们要稳步扩大招生规模,巩固发展我校在广州远程开放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主流地位。还要通过加强对系统各单位的办学指导和服务,引导各分校、工作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特色办学发展之路。特别是在合作共建和资源共享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的共建与推介,推进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互通,积极探索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相结合的机制,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带动整个系统又快又好地发展。
总之,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充分地发扬创新精神,为推动电大事业健康发展,为打造国家一流中心城市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