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会客厅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会客厅>>电大三十年 校长系列访谈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韩竞专访>>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远程教育价值在挑战中彰显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韩竞专访
  嘉宾: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韩竞
  时间:4月28日11时
  简介:内蒙古电大校本部在呼和浩特市,而他的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系统覆盖了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地广人稀给远程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期嘉宾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韩竞,作为曾扎根基层的知青,今天的大学校长,亲身经历带给他怎样的教育情结? 
[详细...]
访谈背景介绍
  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2月6日亲自批准创办广播电视大学。陈至立在纪念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暨推进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座谈会上指出:30年来,以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为代表的中国远程教育事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当前全国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中,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纪念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批示电大成立30周年,《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和中国网电大频道,共同推出“电大三十周年 校长系列访谈”。
 ◆ 文字实录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中国网电大频道。今天来到我们新闻会客厅现场的是内蒙古电大的韩竞校长,韩校长欢迎您!

[韩竞]:

  大家好。

[主持人]:

  韩校长,我们大家都知道,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边境线最长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那您是怎样看待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远程教育,尤其是电大四个面向办学方向的意义呢?

[韩竞]:

  内蒙古有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形狭长,另外,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4300公里的国境线,大概是国境线最长的省之一。这样可能给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可是远程教育的价值也在内蒙古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我们有牧民长期生活在人烟稀少的边境线,我们有边防军人守护着祖国的疆土,更值得一说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也就是新闻中通常所说的东方航天城,东方航天城聚集了我们老一代中国航天科学家、专家以及其他工作者,他们的子女的教育谁来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既给内蒙古远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彰显了远程教育在内蒙古发展的价值。这个航天基地就有内蒙古电大一个很好的工作站,这个工作站十年来为当地培养了几千名大学生。远程教育的价值在困难对它的挑战中,得到了新的彰显。

[主持人]:

  您曾经说过,对于电大你经历了三个阶段:不适应、适应,到成为远程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这三个不同阶段之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韩竞]:

  我今年到电大工作整10年,这10年时间,如果从自己的思想里讲确实有过这样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确实在电大工作不适应。我来电大之前在普通高校工作,这个不适应反映在几个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我觉得我对电大这种教育形式,从个人来讲理解不够。

[主持人]:

  您以前听说过电大吗?

[韩竞]:

  以前听说过电大。

[主持人]:

  了解吗?

[韩竞]:

  以前了解过电大,因为在我(曾经工作过的)那个学校,我的同事就有曾经在电大(工作的),在我之前到电大当过领导的,我也了解。但是因为我在普通高校是负责科研工作的,我也负责研究生教育,我搞不清楚我们这个(电大)教育,应该用什么样的模式去实现我们自己的培养目标,所以当时我感觉确实是不适应。后来到逐步适应,是因为到电大之后,我觉得有一个故事我当时很受感动。到电大以后要下基层,到我们基层教学点去,一次到基层去巡考的时候,我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已经在小学工作了十几年的小学老师在读电大,读我们的开放教育。他为了来参加这次考试,他赶着一辆毛驴车,要走几十里的路程,车上装着半袋子馒头作为他考试这几天的干粮,他来参加考试。这个情形使我非常感动,我觉得越是在基层,越是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我们的老师们和其他行业的工作者们,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因为他们确实感到在信息相对闭塞,地处边远的地区,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而谁把这些知识用最周到的形式、最细致的形式传递给他们?我觉得这是电大必须承担的责任。

  我当时突然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我们要把教育资源,要把高等教育公平地送给每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应该使每一个愿意学习的人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得到学习,能够得到最好的学习支持服务,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逐步适应,或者说爱上了远程教育的事业。

[主持人]:

  从不适应到适应的阶段大概有多长时间?

[韩竞]:

  这个阶段大概有3年时间。

[主持人]:

  就是说这么一件事触发了您,让您决定投身于这个事业。

[韩竞]:

  类似的事情还非常多。比如说我们巴彦淖尔市市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是我们电大的一个毕业生,他有着很强的责任心,他同时又很有才干,可是在他成长过程中,应该念大学的阶段就失去了这种教育机会,也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他要上学,他当时在任这个职务之前,已经是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了,他要学习,他怎么学习?他不可能离开检察院的工作岗位,那就去电大。学得很好,在我们这儿读了专科,读了本科,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地方的领导了,而且他还抓教育。所以不仅仅是基层求学难,还包括着很多人,应该说完全具备接受大学教育的条件,可是某种原因使他错过了这个机会,谁来提供这个?这个恐怕普通高等教育没有能力,或者说没有完全的能力,而远程教育我觉得定位就应该定在这儿——给所有的学习者,只要愿意学习的人,不分空间和时间都能学习。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应该说很能激发人热情的这样一个事业。

  远程教育的发展在内蒙古的价值是什么?这个可能和全国(其他地方)还有所区别,从1999年,也就是十年前,国家开始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开始,有一个重大的背景,那就是当时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个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支持西部大开发。那么这个价值取向我觉得在内蒙古是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内蒙古幅员辽阔、人口相对密度比较低,这样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成本较高、信息传输比其他内地遇到的困难更大等等一些问题,可是我们恰恰在这儿看到了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

[主持人]:

  2007年3月,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在内蒙古电大成立,我想知道这是不是与您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有关系?从成立到现在已经2年多的时间,这个中心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韩竞]:

  远程教育中心成立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我作为一个校长也经常在问自己,电大是干什么的?在社会,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我觉得电大应该跟我们的继续教育,教育服务这两个概念紧密联系,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讲的——电大有三大任务,两大功能。除了办学以外,很大的一个任务就是要为我们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在内蒙古自治区,应该是一个实体。所以当时我们积极申请,组建了这样一个中心,这个中心组建以后,也引起了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08年自治区的编制委员会又对这个中心的功能做出了批复,自治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在全国来讲,相对是比较匮乏的,我们想为他们引进最好的网络教育的资源,我们想为愿意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高校,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是一个想法,因为我们资源太缺了。

  当然还有另一方面的想法,远程教育的市场毕竟在中国是一个很新的事情,从教育部批准开始,网络教育试点到今年整整10年时间,规模发展很快,但是远程教育市场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市场也有点混乱。那我觉得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远程教育工作者,我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个社会责任?我们应该认识这个市场,帮助这个市场更规范。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应该把远程教育最好的资源和最好的服务给我们家乡的父老。

  中国网电大频道来报道,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报道我们内蒙古电大,我觉得对内蒙古电大的工作也必将产生一个极大的推动。我们现在遇到一个“二律背反”: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需要相应的条件的,包括技术条件,实际它应该是一个很昂贵的事业。可是在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特别是在内蒙古,我们在发展它的过程中必然遇到技术上、经济上,甚至队伍建设上的种种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呼吁全国电大,呼吁我们的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也呼吁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现代远程教育在西部的发展。因为我想只有在西部,现代远程教育的社会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彰显,现代远程教育的社会责任在西部是被放大了的。所以我们自己要认真地工作,我们要把它搞好,但是全国的支持、政府的支持对我们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我还想说一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也都是事实。那么在这个事实下,我觉得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标准,中部、东部、西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都应该有所差别,如果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对西部首先是不公平的,对于国家、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责任或者价值,实际上是会被削弱的。

[主持人]:

  据说您曾经下过乡,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是吗?

[韩竞]:

  是。

[主持人]:

  您在哪儿下乡?

[韩竞]:

  我在巴彦淖尔盟参加生产建设兵团,当时是初中毕业以后就到那去了,所以我觉得也有这样一个基层生活或者工作的经历。

[主持人]:

  那您那段经历,对您今后的生活或者人生理想,有什么影响?

[韩竞]:

  应该说在下乡这5年时间,或者说在生产建设兵团这5年时间,对今后的人生应该说是一个极大的财富积累。为什么说一个极大的财富积累呢?下乡对一个人的历程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对一个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下乡意味着他真正的了解中国的社会。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直到今天在全国人口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迈出了极大的一步,可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仍然是我们现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中央在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处理城乡矛盾问题作为一个主要的问题,主要的措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那如果要问到联系的话,我觉得我作为一个电大的校长,或者说作为一个远程教育的工作者,我感到新农村建设恐怕不仅仅是它的环境建设,也不仅仅是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能够从农村作为源头,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来提高农民的素质,这是教育应该回答的问题,这是教育应该做出的响应。

[主持人]:

  韩校长,您是哪年下乡的?

[韩竞]:

  1969年。

[主持人]:

  那到现在正好是40年了。

[韩竞]:

  到今年是40年。今年是我下乡40年,40年前的5月8日我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市,就是河套地区。

[主持人]:

  在您下乡的地方,远程教育发展的怎么样呢?

[韩竞]:

  在巴彦淖尔盟这个地方,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盟市,在这个地方人均收入应该说在自治区是比较高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能够把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送到那儿去,我觉得恐怕我也有一点感情上的因素。因为我从16岁开始,在那个地方生活了将近5年时间,青春充满激情的岁月,我觉得那是我的第二故乡,很多下乡的知青,兵团战士都把自己生活过的地方称之为“第二故乡”。那么我们能为第二故乡做些什么?所以从整个内蒙古电大的发展,我们确实也很关注巴彦淖尔盟远程教育的发展。现在巴盟的远程教育发展应该说在全区也是比较健康的,发展的情况也是比较好的,它的分校现在是我们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分校之一,把这些资源给农民,对提高巴盟的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而推动它的和谐社会建设,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主持人]:

  您有过这样的经历,您怎样看待现在的大学生选择在农村工作?

[韩竞]:

  对人才有大量需求的,在中国目前仍然是在农村,但是农村的条件有很多复杂的问题,比如说干部编制,大学生去了要找个工作,能不能入编等等,所以我们内蒙自治区今年也拿出了3万个基层工作的岗位,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举个特例的话,医学院的学生现在也分不出去,但是农村确实缺医少药的情况,我觉得相当程度上是存在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业难,恐怕更大程度的反映是当公务员难,在大城市难。基层我觉得是最需要知识,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所以有志的青年应该是到基层去。当然咱们电大以在职人员为自己的培养对象,不涉及毕业分配问题,但是实际上我也经常到办学点去,跟我们已经在底下工作的这些电大学员们也谈起这个问题来,我说我觉得你们最能够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最能够实现你们价值的地方是在基层,这个确实也是这样。我们的一个乡长,现在也在上电大学习,他可以把一个乡,从一个非常贫困的一个地区,到人均收入提高到4000多块钱,这在内蒙古就很不错了,还有乡里建设、文化建设。就他这样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大城市的话,相对来说,他很难发挥到这种程度,所以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主持人]:

  您刚才也说了农村需要人才,大学生又需要就业岗位,大学生应该下到农村去。但是您觉得大学生如果下到农村去,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韩竞]:

  恐怕第一个问题就是对艰苦生活,或者说艰苦条件的一个心理准备。

[主持人]:

  要做好足够心理准备。

[韩竞]:

  足够的心理准备,城乡差别不仅存在,实际现在在我们国家这种情况下差距相当大,这恐怕是一个心理准备。第二个就是,我们现在采取的措施实际是一种权宜之计,都是讲3年还要回来,也有个好处,好处就是会回来。可是如果交给你一个工作,明确和你说你干2年就会回来,那你对这个工作的投入,会不会像你要把它作为你的终身事业那么干?这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恐怕有个心理怎么适应的问题。

[主持人]:

  我们知道近期内蒙古电大正在出台电大30年校庆的方案,您亲自筹备,并担任筹备组的领导,在电大30年之际,您对于您从事的这份事业,有哪些心里话要说?

[韩竞]:

  今年是中央电大和全国绝大部分省级电大建校30周年,又是开放教育10周年(咱们开放教育99年开始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中,我觉得我们电大事业的发展,可以告慰邓小平他老人家,我们确实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在这30年中,我觉得我们又是在不断的探索,想找到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远程教育发展之路,这个问题到今天我认为并没有完全解决,所以回顾30年,我们是不是有一个对未来的展望,那就是我们怎么能够在中国创造一种,真正能够为中国这么大的——幅员这么辽阔,人口这么众多,教育发展实际是不平衡的这样一个国家,整个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一种教育形式。我们来解决,或者说帮助党和政府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帮助党和政府来解决提高我们全民的素质,把我们国家真正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人力资源强国的这样一个目标,这恐怕又是我们在纪念电大成立30周年的时候需要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

  好,谢谢韩校长做客我们新闻会客厅,也祝韩校长带领的内蒙古电大实现自己办好远程教育的理想。

[韩竞]:

  谢谢!

 ◆ 图片直播                                           

 ◆ 学校简介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是根据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初关于创办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批示,于1979年2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自治区直属高等学校。
  经过30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已发展成为一所利用广播电视、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传输手段和先进教育技术,采用文字、音像、计算机网络课件等多种教学媒体资源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新型开放大学,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和自治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校部为中心,基本覆盖全区城乡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特别是2000年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来,内蒙古电大的发展更加迅速。在全区共设立开放教育教学点94个,其中盟市分校级教学点16个,旗县(区)级教学点78个,对全区101个旗县(区)的覆盖率为77.2%。截止到2009年3月,学校现有各类学历教育在籍生52071人(其中开放教育本科生14305人;开放教育专科生30891人;“一村一名大学生”2320人;蒙古语授课成人专科生88人;成人教育大专生2119人;中专生2348人)。奥鹏远程教育4000人,残疾人教育167人。内蒙古电大校本部内设20个处级机构,设有5个直属二级学院。校部在职教职工总人数250多名,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82人,专兼职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65人;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占到25%。校园占地面积60560 m2 ,总建筑面积64060 m2 。近年来,全区电大系统招生规模影响着自治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近2个百分点。

 ◆ 校园风光                                  
 
  访谈摘要          更多>>>
 
·为国为民的思考与探索
·扎根基层要有心理准备
·教育助力“第二故乡”新农村建设
·远程教育中心有利于引进资源,规范市场
·三个阶段背后的故事
 
  相关报道         更多>>>
 
·内蒙古电大被评为自治区教育厅“2009年度信息报送先进集体”
·内蒙古电大评选出首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
·中国远程教育:内蒙古电大承载使命 实现价值
·内蒙古新闻网:我是残疾人,感谢政府供我们上大学
·内蒙古电大开展全国第19个助残日活动 师生联谊座谈增进感情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
·北方新闻网:赛罕区32名残疾人免费接受高等教育
·内蒙古晨报:呼市30名残疾人免费上大学
 
  编辑手记         更多>>>
 
  内蒙古之行,虽然行程匆匆,但是内蒙古电大老师们的情谊却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让我们用镜头见证难忘的回忆。[详细...]
·镜头见证
·用心做好残疾人教育——解读内蒙电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近期访谈         更多>>>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张俊芳专访
·上海电视大学校长张德明专访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彭坤明专访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方志刚专访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刘建生专访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杜幼文专访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温海昌专访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汤会琳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