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在线 | 国家开放大学门户 | 国开新闻网
·历届中国远程教育青年学者论坛  
学者简介
主题演讲

  MOOC是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在很多地方凸显了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MOOC从诞生开始就和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密不可分。MOOC现在广泛运用了云计算、学习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远程教育都未成规模的使用,所以我们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应该跟上步伐。还有,MOOC既然可以向远程教育渗透,那远程教育是不是也可以向非学历教育和全日制的面授教育渗透?【详细】

  从MOOC的定义来说,它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的开放课程,有视频、教材等等形式,更侧重在交互性的论坛,可以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分享和学习。MOOC的发展趋势是更加开放,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到课程平台上,而且现在只要是对这个课程有兴趣都可以加入学习。课程区分付费和免费课程两种。另外,MOOC的对象来源是不确定的。【详细】

  作为北京大学网络开放课建设工作组的主要成员,我主要从操作性的层面来介绍我们的做法,也希望借此分享我们在实践当中摸索的MOOC本土化的规律和运行模式。我们现在有11门课程上线,在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三个平台都开课了,涉及7个学院,包含人文的、自然科学和信息科学学科,这些课程有的是通选课,有的是专业课。10月11号统计显示已有近3.9万名注册用户。【详细】

  从OCW到OER、到MOOC,我认为最核心的转变就是从教育资源的开放到学习过程的开放, MOOC是学习过程的开放,更关注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的实施过程。MOOC不仅仅是一个资源,最关键的是教学和学习,是参与和互动。
   对学习者而言,MOOC对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都提出挑战。目前MOOC的学习大多是非正式学习。要求学习者能自觉参与。【详细】

  我们可以尝试从数据的角度了解“MOOCs”这一新生事物的概貌。这里我们可以使用Google趋势和百度指数两个工具,这两个工具的工作原理类似,即以网页搜索为基础的免费海量数据分析服务,基于网页搜索的海量数据,计算出每个关键词的用户关注度,并分析用户的地域分布、职业分布等情况。【详细】

  如何设计MOOCs以充分发挥各种不同类型的MOOCs以及不同学习理论的优势?其实不同的MOOC之间与修订后的布鲁姆认知目标间存在对应关系:基于内容的MOOC比较适合于记忆类和理解类的目标,因为它强调自主学习,记住了、掌握了就行;基于任务的MOOC更加注重理解、应用、分析类的目标;而基于网络的MOOC是最难的,注重评价和创造类的目标的实现。【详细】

  2012年成为“MOOC之年”,xMOOC受到空前关注和广泛赞誉,当以MOOC为旗的大量在线学习网站在国内外不断涌现的时候,质疑的声音也在不断增长。大家开始思考:这些xMOOC课程是不是真正满足了大规模开放学习的需要?是不是符合远程教学的规律?是不是解决了远程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核心问题?【详细】

  MOOC的推动是世界知名大学先动起来,并将其看成是传统面授课程的向外推广与延伸。如果这个课程能跟学分、文凭挂钩,如果MOOC的学习者又很渴望拿到这个学分甚至文凭,那么这个需求就会是旺盛的。MOOC如果只单纯靠学习者的兴趣,很难发展下去,除非学习者看到MOOC能够给自己带来收益或者自己非常看重的东西,而且只有努力了才能拿到。【详细】

  中国的成人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方面有很多自身的特点。针对这样的学习者群体,现有MOOC模式提供的服务是否充足?国外行得通的MOOC模式进入到中国后是否能顺利本土化?
  要解决这些问题,在MOOC大环境下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就是提供一个类似于国外开放软件社区一样的虚拟学习社区。【详细】

  在MOOC发展中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又能起什么作用?从国外MOOC运营机构看,都是以第三方机构的公共平台角色参与学校、政府、企业等机构的合作,提供平台和支持。从合作模式来看,基本上是运营机构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高校提供课程和教学过程服务,学习者根据证书、考试和就业匹配服务等需求买单。【详细】

  Moocs到底会给远程教育带来什么影响,我们现在还无法判断。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加入国外的Moocs网站,教育部相关人士表示要考虑对Moocs的在线学分进行认证。作为教学点覆盖全国的远程教育机构,我们开放大学系统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是加入发展势头迅猛的Coursera、edX,亦或是打造自己的Moocs品牌,还是静观其变?【详细】


论坛全景

严冰:学术勇气与学术理性

  我在前不久写的一篇短文中说,信息技术发展及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教育变革提供了似乎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和探索空间。人们往往还没有来得及真正了解已经发生的事,又不得不于匆促间面对新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诸般“纠结”,时常难免有些头晕目眩的感觉。最新的例证,就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慕课在中国骤然升温,关于慕课的争论也正在不同层面展开,不少人认为,慕课热中特别需要的是冷思考。对于慕课所涉及的许多问题的研究,包括那些基本的和关键的问题,现在的确都还不能说已经“破题”。结合这次青年论坛,有几点体会与各位同仁交流,可能不只针对慕课研究,而且比较多的是些“老生常谈”。【详细】

策划:冯琳、何菁 编辑:郝丹 倪仲勋 设计制作:刘芳 技术支持:李少康